感謝有當年那個勇敢離家的年輕人,羅大佑,我們才有這麼多動聽的歌曲。
華語流行樂壇「音樂教父」羅大佑前晚(8日)在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宴會廳開唱。演唱會取名「當年離家的年輕人」,羅大佑在兩小時的演出中帶來20首經典好歌,透過動人的音符,分享當年離家到如今回家的旅程。

離家是人類的本能
演唱會以《家I》《家II》《家III》三首歌曲分段,代表著羅大佑人生的不同階段。

一開場,羅大佑全黑色打扮,戴著墨鏡,刷著吉他,帶來自己80年代初期的作品《誕生》《愛人同志》《現象七十二變》。在一片熱血氛圍中,觀眾隨著他回到當年那個憤世嫉俗,敢怒敢言的青年時代。
接著羅大佑介紹第一個家:父母給我們的家,把歌曲《家I》獻給所有父母。之後民謠編曲版的《童年》,清新愉快,帶著我們重溫在父母的關愛中度過的快樂童年,回憶「隔壁班的那個男孩(女孩)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羅大佑說:「小朋友長大,青春期以後,做得第一件事是找一個男朋友或女朋友,然後會想從父母的家出走,找自己的家。」歌曲《家II》獻給跟他一樣,為夢想離家的年輕人。
離家是人類的本能,羅大佑說,因為要獨立,要證明自己。
就在離家的日子,他寫下許多歌曲,像《鹿港小鎮》《愛人同志》《你的樣子》《亞細亞的孤兒》《皇后大道東》《戀曲1980》《戀曲1990》《光陰的故事》《閃亮的日子》《愛的箴言》,影響一代的人。
羅大佑感慨:「離家的過程很漫長,最後挫折感會很強烈,我只想把自己的感覺寫下來。」
即使離家追夢,他也不忘父母的愛。早前受訪時談及是什麼驅使他一直寫歌,他就說:「就是小時候父母給我的愛。」
年輕人離開了家,創造自己的人生,但沒有忘記家中有人在等待,在思念。《是否》,就道出這份情感,「是否這次我將真的離開你,是否這次我將不再哭,是否這次我將一去不回頭,走向那條漫漫永無止境的路」,羅大佑娓娓地唱著,我們也陶醉了。

不再憤怒,不再叛逆
演出到了中場,羅大佑脫下墨鏡,換上淺色衣服,代表著他的人生進入另一個階段,不再憤怒,不再叛逆。
當年離鄉背井,去紐約、香港、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打拚,如今回到台北,他說:「年紀越長,在外面待得越久,把不一樣的東西當做你的家,但心理上還是空缺了一塊。自己真的很想回來,也想把女兒帶回來,看看我成長的地方。」
終於,他找到一個穩定、平和,有下一代的家。《家III》寫的,就是他人生這個階段。
當年離家的決定,他義無反顧,也沒有後悔。若有機會給當年離家的羅大佑說什麼話,他說:「我想我會跟他講,Keep going,keep going,一定要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