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一直催我入新加坡國籍,到底入不入呢?

2018年05月20日   •   2萬次閱讀

網友說:我拿到新加坡PR已經快五年了,一直都被是否入籍這件事情所困擾,常常因為某條新聞在家裡又掀起一輪的討論。

我妻子是一直主張入籍的,而我則更想過幾年就回中國,所以遲遲不肯入籍。

1、父母

(意示圖)

父母是我最擔心的。新加坡的氣候很不適合中國的老人過來住,住了幾天就說這裡又悶又潮濕,身體各種不舒服。

而且兩邊的貨幣不一樣,老人過來總是拿著新幣當人民幣花,買什麼東西都覺得貴都很捨不得。

這裡也沒有他們的親朋好友,他們來這邊覺得相當無聊,總是住不到一個月就嚷著要回去。

所以把老人接過來養老肯定是不可能了,他們絕對不會願意。

但等他們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的時候我怎麼辦呢?

如果我入籍,雖然回中國15天可以免簽,可是如果家裡需要我長期在國內照顧,還得去辦長期簽證手續。

我一個朋友的媽媽子宮癌晚期,但因為早就入籍成新加坡人,沒辦法長期留在中國照顧,只能短期飛回去探望。

後來老人突然走了,我開車送她去機場,她在我車裡一邊講她和她媽媽最後一次見面的細節,一邊哭自己不孝順沒能見她最後一面,唉!哭得我都掉眼淚了。太心酸了…

這事對我衝擊不小,我常和我妻子說,有老人在最好別入籍,至少我和她之中有一個人不要入籍,家裡萬一出個什麼事情還有人能回去照應照應。

2、兵役

我的兒子是2014年出生的,入籍就肯定得服兵役。

我的老婆覺得兩年的兵役對孩子的身體素質有幫助,還可以提高他的自控能力,她很支持孩子服兵役,所以也催著我趕快入籍。

但是我覺得時機不等人,我就因為提早了幾年來新加坡,所以很快拿到了PR,而和我同等條件的同事,只是因為晚了兩年來新加坡,到現在PR都還沒有著落。

兩年說長不長,但是說短也不短啊!

所以我其實不希望我的兒子去服兵役的,更何況每年還要回兵役再接受訓練。聽說我們這樣從PR轉成公民的孩子,服兵役都是很苦的步兵或者是很閒的後勤,我覺得為何要讓我兒子去吃那種苦,去浪費那幾年的時間?

3、教育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全島普及,質量也很不錯。

在中國也可以找到不錯的雙語學校,但其實成本比新加坡要貴。學費是小事,重要的還是得有人脈。

在中國,不錯的雙語學校沒點人脈,我這樣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肯定進不去。所以從這一點考慮,我希望孩子暫時留在新加坡。

但我並不打算入籍,因為我想在孩子十歲的時候帶他回中國。因為我覺得中國未來五十年一定會快速躋身已開發國家,所以孩子的中文一定要好!

新加坡的華文水平總是差了點,所以還是得讓孩子在中國接受一段時間的正規教育。

而且我聽說,孩子小學畢業之後,就算是PR,政府也認為他有服兵役​​的義務。所以十歲回中國,應該對他未來出入新加坡沒有太大影響。

但我妻子不這樣想,她覺得中文馬馬虎虎能說能看懂就行。

而且新加坡的學校出國交流的機會很多,進入國外好的大學更輕鬆。孩子如果打算大學出國讀書深造,在中國讀幾年中文對他幫助並不大,還不如一直留在新加坡學習。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入籍的話,過幾年孩子就有優先錄取名牌小學的機會。 PR的話基本想都不要想。

進入學校後,還可以得到更多的機會,獲獎、代表、學生會要務、獎學金……外國人和PR的機會都是差了很多的。所以為了孩子一定要入籍!

在這一點上我和我妻子的分歧非常大,一直在爭論,到現在都無法說服對方。

4、未來發展

其實對我來說,未來在哪裡都不太重要了。我是IT行業的,兩邊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但是我覺得中國未來的發展速度會很快,但新加坡……就難說了。

新加坡這幾年的經濟狀況一直不太平穩,而且從國際關係處理上來看,也有很失誤的地方。

李光耀時代的新加坡高速騰飛是因為他的長遠眼光,但是失去了李光耀的新加坡呢?

我相當看好中國的經濟,我堅信中國的經濟在未來五十年的發展。所以如果入籍了,我可能就把我的後代困在了新加坡這個小小的國家。

我還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去中國發展的浪潮里搏擊一番。

所以我不願意入籍。

但是我妻子特別喜歡新加坡,她覺得日子就應該這樣過。努力讀書就可以有安穩的工作,老老實實工作就可以存錢買到自己的組屋。

她總和我說,「中國的人多辛苦啊,為了一套房子累死累活的,你想你兒子去過那種日子嗎?」

我完全不贊同!

我覺得她已經在新加坡安穩慣了,沒有遠見了,難道我要讓我的孩子也變成安於一隅、不思進取的人嗎?

國內競爭壓力那麼大,就應該放孩子去那樣的環境里好好磨練。

現在為了入籍這事兒,我妻子常和我嘀咕。我真的很猶豫,也也很想聽聽大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