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間!高手在民間!高手在民間!
今天小圈兒甚是感嘆!
先看張圖——

有沒有戰棋的趕腳...

這是新加坡以為民間高手,對前兩天看到的水獺大戰的戰況分析!
前兩天,新加坡加冷盆地(Kallang Basin),兩大水獺家族在這裡狹路相逢,並集體亮劍,上演一部堪稱史詩級的戰鬥大片,各種戰術運用的相得益彰...
還引來了民間高手跟拍,不僅被水獺迷拍下製成視頻戲稱為「加冷獺吼」,甚至將兩家族戰形隊列製成戰略圖,逐一分析。
小圈兒真的是醉了,這民間高手也真是牛了去了!

故事是這樣的)
傳說,獅城兩大水獺家族休戰一年後,隨著濱海水獺家族的南下遷移,終於在10月25日清晨在加冷盆地正面交鋒。
由於濱海和碧山家族如今都失去了家族的領導者;成員的總數也旗鼓相當;水獺幼崽也均半成年,因此本對決被關注本地水獺動態的 「Otters Watch」稱為「公平之戰」。
常勝軍碧山家族在近1分鐘的激烈交鋒後,一如既往地勝出,但雙方精彩的交戰過程及鮮明的「獺家」戰術,激起了網民的創意,不僅搭配音效剪輯製成微電影— 「加冷獺吼」,還圖文並茂地畫出分析圖,解析碧山家勝出的戰略。

現在跟著小圈兒逐圖觀戰!
濱海家族採取「壯大聲勢」戰略,一字排開以讓隊伍顯得龐大...

碧山家族,則以領導為首組成鑽石隊列

結果,碧山家族團結一致輕而易舉的就把濱海家族的戰鬥隊形衝散...

按照道理,濱海家族應該可以形成合圍,四面包抄,把碧山家族給聚殲...

可惜,濱海家族戰鬥素養和臨場的變化不行,沒有及時改變戰鬥策略,而是嘗試再次重整原來的陣型,結果被打的四分五裂...潰不成軍...

最後,只能是逃之夭夭,敗興而散...
動物界就是這麼有啟迪性...
眾所周知,人類很多戰術打法都是從動物界學習和認識到的!
比如「蜂群戰術」
也就是集群作戰,這種戰法可發揮出遠超個體累加的戰鬥力。自有組織的戰爭和武裝衝突出現後,根據任務需求、戰場環境和威脅特徵,採用合理的兵力編組形式,通過更高效的戰場協同,可以更好地實現集群作戰的規模效應。
大量無人機編組、集中使用的戰場優勢是明顯的,正如蜂群的威脅要遠大於幾隻馬蜂。

美國為蜂群戰術研發的「山鶉」微型無人機,依據商用標準,由3D列印部件組裝而成,適合快速製造,成本低廉,一次性使用,可由戰鬥機搭載和發射。它可以在空中自行編組,自主協同作戰,已完成500餘次飛行測試,包括由一架F-16戰鬥機發射了20架「山鶉」無人機。「山鶉」無人機蜂群適合對空中目標發動飽和攻擊,具有很大的作戰成本優勢。


二戰中的經典戰例,也有很多是受動物啟發!
今天,小圈兒就延伸說一個二戰的戰役!
二戰中德國給人的感覺是軍事強大,無論海陸空三軍在世界上都是翹楚。
實際上,德國的海軍受制於一些錯誤觀念的制約,並沒有真正達到世界頂級水平,尤其是水面艦艇部隊。而德國引以為豪的潛艇部隊,則被規模限制。這也直接導致德國高層不得不放棄占領英倫三島的「海獅計劃」,只能用飛機與英國隔著英吉利海峽對轟。然而,海軍的相對弱小並不代表德國人造船技術不行,相反,二戰前的德國造船工業已經達到了世界頂級。

1937年,為了紀念希特勒摯友、納粹黨頭目之一威廉·古斯特洛夫去世,德國特意將當年下水的一艘大型郵輪以古斯特洛夫的名字命名。
這艘船在當時世界上的地位,該船排水量為2.5萬噸,長約208米,寬23米,最高達56米,在當時已經是最龐大的郵輪了。「威廉·古斯特洛夫」號內部非常奢華,擁有高檔餐廳、電影院、游泳池等常規設施,甚至還有手術室和產房。
二戰爆發後,這艘郵輪被德國海軍徵用,前期當做醫療船負責運送傷員,戰爭中期被改用為潛艇訓練船。

二戰期間,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元帥提出「群狼戰術」,即用若干艘潛艇組成戰鬥單位,對敵軍水面艦艇發動輪番攻擊。
該戰術在二戰前期各國反潛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給盟軍帶來巨大損失,一度成為盟軍的噩夢。
而「威廉·古斯特洛夫」號作為潛艇訓練船,曾為德國海軍培養高素質的潛艇人員做出巨大貢獻,因此,該船也獲得了「狼穴」的稱號。然而隨著盟軍護航制度的出現,群狼戰術也漸漸失去其作用。至1945年初,德國海軍的潛艇損失已超過70%,因此,「威廉·古斯特洛夫」號也失去了潛艇訓練船的價值,便越來越多地停靠在哥德哈芬港。
當時的德國海軍總體不算強,但蘇聯海軍更弱。在德國於1945年節節敗退時,蘇軍才勉勉強強在制海權上給德國造成了麻煩。然而,蘇聯在戰時一共擊沉敵船128艘,自己卻也損失了110艘。不過此時的蘇聯也一改之前被動挨打的形象,大量製造各種艦艇到處騷擾,這種戰術完全偷師於德國的「群狼戰術」。而「威廉·古斯特洛夫」號經過的格蘭斯克灣到波美拉尼亞灣一線,則是蘇軍潛艇重點照顧的區域。不過,這片海域的制海權仍然屬於德軍,因此,1月30日,負責騷擾的蘇軍C-13號潛艇只能徘徊在附近海域的海底,伺機而動。
1月30號晚,C-13號潛艇突然接到消息,發現水面有大型目標移動。潛艇指揮官馬利涅斯克少校判斷,該目標極有可能是德國重型巡洋艦或是運兵艦。而德軍艦艇護航艦隊形同虛設,這也讓馬利涅斯克少校看到了可乘之機。少校遂命令潛艇悄悄靠近目標,並同時發射了4枚魚雷。受到猛烈襲擊的「威廉·古斯特洛夫」號發生劇烈爆炸,船體湧入大量海水,並開始快速傾斜。傾斜速度之快,以至於船員都來不及放下穿上的救生艇。因為穿上大部分乘客都是婦女和兒童,活動能力低。因此當情況陷入混亂時,船員根本無法組織他們逃生。
在魚雷命中45分鐘後,「威廉·古斯特洛夫」號便完全沉沒。要知道,當時海水溫度逼近-20℃,人體根本無法在這樣的水溫內支撐多久。縱使德軍的護航艦和隨後趕來的艦艇都積極投入到救援行動中,也只救起了不到1000人。近1萬名乘客因此葬身於冰冷的海底。

這場戰役後來也被拍成影視作品,名為《古斯特洛夫號》!
有興趣的圈友不妨看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