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2020年01月26日   •   6498次閱讀

新加坡地處亞洲馬來半島的最南端,北部與馬來西亞接壤,南部與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整個城市景致與香港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沒有香港的逼仄和擁擠。可惜這次沒有攜帶膠片機,這裡的景觀實在是適合使用膠片記錄。

魚尾獅公園

魚尾獅是新加坡最為著名的地標性建築,位於新加坡河畔,毗鄰濱海灣公園。塑像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共同雕塑完成,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都爭相在噴水的雕塑前擺著各類搞怪的造型。魚尾獅比我想像的要小,高8米,口中的噴泉匯入河流。在這裡,可以眺望對岸的金沙酒店。雕塑周圍還聚集了很多新加坡著名的地標性建築,如濱海藝術中心、政府大廈、高等法院、維多利亞劇院、萊佛士銅像等,這一帶是徒步遊覽的最佳去處。

牛車水

除了國際大都市的風貌,新加坡的多元性、包容性也是一大特色。除了華人,歐美人、印度人、馬來人也占了新加坡人口的一定比例。牛車水(Chinatown)是華人聚集的鬧市,到處都是中餐館和小商品店鋪,是購買小紀念品的不二選擇。我最喜愛的是這裡的南洋老咖啡館子,除了品嘗到正宗的南洋咖啡,還可以坐在街頭看著車水馬龍出神。

小印度

小印度屬於新加坡印度移民聚集的社區,乘坐地鐵NE線到NE7小印度站(LittleIndia)即可到達。這裡的房子很獨特,由五顏六色的油漆刷成。這裡不得不提及穆斯塔法中心(MustafaCenter),是一個具有印度特色的超級市場,只要你想找,沒有你淘不到的小物件。很多印度商販在兜售具有印度特色的小商品,鮮花與水果隨處可見,充斥著濃郁的人間煙火味兒。在這裡可以品嘗一下咖喱味兒的手抓飯,喝一杯香濃的拉茶,做一個印度紋身——海娜。

甘榜格南

除了小印度別致的風情,甘榜格南也是多元繽紛的一個地方,過去這裡屬於馬來族皇室的活動區域。據說甘榜格南的名字起源於曾在這裡茂密生長的格南樹(Gelam Tree)。下午兩點開始開放的清真寺引起了我的好奇,我穿上傳統的服裝進寺內進行拍攝。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Gallery)是由政府大廈和前最高法院兩大建築改建而成的。最吸引我的不是展品,而是整體建築的構造,非常符合我的審美。外部氣勢如宏,內部裝修華麗,線條流暢而優美。建築頂部由玻璃構成,最神奇的是玻璃之上是一個花園水池,陽光折射下,水紋熠熠生輝。既能做到室內光線通透,又能微妙地起到美化的效果。

克拉碼頭

克拉碼頭是新加坡的夜生活聚集地,一到晚上,隔著河就可以看到對岸的燈紅酒綠。白天雖然炎熱,但晚上空氣清新,溫度適宜,有很多當地人沿著河在夜跑。來這裡吃一碗肉骨茶,或者喝一杯新加坡司令是不錯的選擇。

1/2
下一頁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