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ETTER YOU , A BIGGER WORLD !
新加坡聖淘沙發展局20日在記者會宣布,聖淘沙島及附近的勿拉尼島將重新規劃開發,島上的標誌魚尾獅會被拆除為新項目讓道。同時聖淘沙魚尾獅公園將在最後一個開放日10月20日後關閉。
大家先不用著急,其實新加坡共有7座魚尾獅,即將被拆除聖淘沙公園的魚尾獅,是當地為了聖淘沙的全新規劃發展反覆權衡後做出的決定。
之所以這條新聞在全網引起爆炸性傳播,是因為魚尾獅在全球的影響力。就像自由女神之於美國、艾菲爾鐵塔之於法國,魚尾獅一直被視為新加坡國家的象徵。
而除了魚尾獅這個超級大IP,新加坡蜚聲國際的另一大關鍵詞就是——教育。
「教育界世界盃」PISA新加坡排名
蟬聯學生能力評估No.1
數學能力NO.1
閱讀能力NO.1
科學素養NO.1
蟬聯三項「全能王」
新加坡卓越的教育,得到了許多名流貴族的青睞。
亞洲首富王健林的兒子曾就讀新加坡Swiss Cottage,明星謝霆鋒兒子曾就讀於新加坡中學,聯合國第8任秘書長潘基文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求學。
為何新加坡的教育受到如此多成功人士的選擇?下面遊學君就帶大家一起,扒一扒新加坡教育力壓歐美,屢奪全球No.1的秘密!
1
- 新加坡「建國基石」 -
獨特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新加坡雙語制度的形成,源於複雜的民族構成和特定的歷史背景。
各民族宗教信仰、民族風俗、價值觀念等天差地別。獨立之前,新加坡還處在英國的高壓殖民統治中。面對內憂外患,新加坡要獨立求發展,首要難題就是讓各民族和平共處。
一個新興國家百廢待興,最需要的就是統一人民的語言。在形勢逼迫下,雙語教育應運而生。
新加坡雙語教學
英語是國際語言,汲取全球知識;母語是文化語言,傳承本土價值,相得益彰。
——新加坡國父 李光耀
英語為主,母語為輔的新加坡雙語教育體制最終在曲折中得以確立。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雙語制度的各種改革和調整也是伴隨而行的,為打造和平統一的社會環境、助力經濟騰飛起到了非常核心的作用。

2
- 教育創新的根本 -
為教師賦能 Enabling Teachers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
新加坡奉行「老師智則國智,老師強則國強」的理念。如何選拔、培養和評估優秀的課程實施者,真正將好的教育理念落地,成為新加坡教育的重中之重。
新加坡全國僅有一所南洋理工大學附屬國立教育學院NIE,開辦教育學士及研究院課程。但對教師錄取十分嚴苛,每6個申請者僅有1人錄取,只有最優秀的才能擔任培育「國家未來」的重任。
新加坡「嚴進嚴出」教師培養體制
新加坡初中考試只有排名前30%左右的學生可以進入高中繼續學習;
高中畢業後參加全國A水準考試後才能進入大學
大學生如果希望成為中小學教師,需要提出申請,參加考試;
筆試合格後參加面試,通過後獲得新加坡教育服務署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
教育部會直接參與NIE師資培訓課程審核,以滿足新加坡國家發展的需要。可以說每一位獲得新加坡教師證的老師,都是萬里挑一。
新加坡教育署從2007年起推行「教師專業與個人發展配套」(GROW Package)計劃,為全國每位教師提供每年9,000至12,000新加坡元在職進修低息貸款。
所有教師每年報銷400新元至700新元的進修與發展費,以確保國內教師整體學術水平和教學素質。
除此以外,新加坡在各區域設立專業發展卓越中心,以幫助教師更輕鬆地分享其專業知識。教育部還與NIE合作,為教師提供了獲得更高專業證書的機會。
無論是政府、校方或者社會機構的老師,都擁有充分的終身學習機會和資金支持,使他們在更長的成長歲月中更有能力指導學生。學生將從老師帶回教室的新鮮視角和經驗中受益。

3
- 自主探索激發潛能 -
課外活動實踐Co-CurricularActivities

新加坡中小學每天只上半天課是真的嗎?為什麼會有這麼奇(you)葩(xiu)的規定?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是真的。
新加坡政府中小學的的確每天是半日制課程。大多數小學下午十二點半或一點就已放學,之後的時間全歸學生自由支配。而中學也有些會到下午四五點放學,但只有上午上課。而且新加坡很少作業,從不背課文,下課校園空蕩蕩,跟集體逃課一樣。
但他們在下課時間也並沒有閒著,有比上課更有挑戰性的事情——素質型的課外活動Co-CurricularActivities(簡稱CCA)。這個課外活動在新加坡是中學必修課程、小學及大專強烈鼓勵參與課程。
關於CCA
CCA類型分為樂部與社團、體育運動、制服團體以及視覺和表演藝術四大類。各學校課程內容不盡相同。以一所女子中學為例,它的CCA課程有:童子軍(EP)、急救、話劇、合唱、攝影、舞蹈、吉他、古箏、羽毛球、柔道、籃球、足球、桌球、手球等。
不僅是學校提供多種活動機會,在新加坡的許多節日上,都會邀請學校來表演,給了孩子更多的交流展示的機會。其實,教育的本身就是讓學習者在快樂中體驗學習,CCA為孩子們提供了最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
了解水資源保護知識
在新加坡好萊塢實現電影夢
相比於空喊「素質教育」的口號,新加坡卻把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落到實處,無論是家庭、政府、還是社會都是給予極大的重視和支持。
新加坡培養的學生不是為了考試,不是考試機器,更強調個人的素質發展,這是新加坡奉行精英教育的關鍵。

4
- 讓身心均衡發展 -
戶外拓展成必修 Outward Bound
赤手攀岩、戶外露營、空中走粗繩、劃獨木舟,這些具有挑戰性的活動竟然是新加坡從小學開始就有的必修課。
學校每年都會在假期安排各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一次為期3天的camp(野營活動)。活動的地點一般會在自然保護區,或是新加坡周圍的小島。
新東方遊學生參與特色戶外拓展
「必修課」不止讓孩子們自由玩,而是讓大家通過親身體驗,鍛鍊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培養團隊意識、冒險精神,以及對規則的尊重。
這些安全但具有難度係數的拓展活動,承載孩子們渴望戶外探險的好奇心,讓孩子們在「過關斬將」的過程中收穫寶貴的友誼,學習獨立生存的法則與技能,用優秀的團隊協作能力,幫助團隊擊破層層阻礙,同時養成笑對挑戰的寶貴精神。
新加坡演繹著中西文化的碰撞
憑藉獨創的雙語等教育制度
書寫華麗的逆襲故事
也吸引著全球青少年求學的腳步
留言贏大獎
你知道新加坡有哪7座魚尾獅嗎?
歡迎留言告訴參與互動,截止9月30日,點贊數最高的留言將贏取VR眼睛1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