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Marina Boulevard
每天上午 10:00 至晚上 8:00
11.80新幣
04 新加坡的街頭藝術

走出博物館,新加坡的街頭巷尾也是我們追尋藝術蹤跡絕佳場所。
a. 中峇魯 Tiong Bahru
新加坡最古老的住宅區中峇魯如今就是最活躍的創意中心之一。遍布整個街區的街頭壁畫代表了這一地區新舊事物的交融。當代藝術家葉耀宗根據這個地區昔日的場景創作了這些壁畫。壁畫中的鳥籠紀念的就是這裡曾經熱鬧一時的 「遛鳥」 角落。


b.牛車水 Chinatown

牛車水,也就是新加坡唐人街,因為從前沒有自來水,牛車運水在唐人街非常普遍,便稱唐人街為牛車水。牛車水街頭也有著眾多壁畫,比如壁畫藝術家 Belinda Low描繪新加坡建國先驅一代漁民、苦力,還有紅頭巾(早期從中國廣東三水過番南來在建築工地工作的婦女,因都頭戴紅巾,故稱 「紅頭巾」)的作品,比如出自一個二人組合 「Ripple Root」的象徵了傳統特色瓷磚圖案的作品,再比如由葉耀宗創作的記錄了新加坡早期福建移民生活的有 一幅 40 米長的作品《天福宮壁畫》……


c.小印度 Little India
在小印度的印度路 (Hindoo Road) 上,一幅巨大的肖像壁畫十分吸睛。這是壁畫創作人 Mohamed Zulkaernaen (名號為 ZERO )創作的作品「勞動階級英雄」 (Working Class Hero) ,畫的是淡米爾語電影傳奇巨星拉吉尼坎塔,代表了對聚居這裡的印度社群和客工的敬意。

d.艾弗頓 Everton

艾弗頓公園周邊也是當代藝術家葉耀宗創作的舞台,這裡有他描繪街頭理髮師、媽姐、傳統雜貨店等昔日街坊元素的壁畫。這些壁畫與當今住宅小區相呼應,新舊場景相映成趣,煥發生活氣息。據說,葉耀宗聽到有人指壁畫所繪的洗衣大嬸不夠真實,因為傳統洗衣板上的凹槽與現實不符之後,還重繪了壁畫,使之更貼近現實。
05 新加坡國際藝術節SIFA

每年夏天,新加坡都會迎來它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新加坡國際藝術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從1977年開始至今,新加坡國際藝術節已經走過43個年頭。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齊聚在這裡,帶來大量精彩的舞蹈、音樂和戲劇表演,並舉辦相關講座、對話等交流活動,給觀眾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擴展藝術視野的機會。

ASUNA,100個鍵盤(100 Keyboards),2019

Cirque Rouages (France),...Sodade...,2018

Manuela Infante,Vegetative State,2017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新加坡國際藝術節來到了線上,開展了一系列線上論壇、講座和放映活動。比如6月上旬就會放映由吳文德執導的、根據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史詩劇作《南柯記》改編的《南柯一夢》二部曲之如夢。這一表演是2019年新加坡國際藝術節的參演作品,當時未能到場的我們今天卻也可以在藝術節網站上看到這精彩的表演了。

吳文德,《南柯一夢》之如夢,2019
06 新加坡藝術周

新加坡的夏天有藝術節,冬天還有藝術周。每年1月,新加坡都會在全國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這就是「新加坡藝術周」(Singapore Art Week)。
與相對更加嚴肅的藝術節不同,藝術周其實更像「節日」,是一場全民慶典與狂歡。期間不僅是藝博會或者美術館、畫廊,就連新加坡河、小印度區或者購物中心等民間場所,都將成為藝術的發生地。比如藝術周傳統項目之一的「晝夜璀璨藝術節」(Light to Night Festival),就是一個讓藝術融入公眾生活的典型,那些白天看似簡單的藝術作品,在夜晚就會亮起炫彩奪目的燈光。

OTTOTT ,Optical Maze,2020

Felix Marzell, DIX au carre,Light Lane,2020
今年1月的「新加坡藝術周2020」以「藝術接管」(Art Takes Over)為主題,於9天內舉辦了超過100項藝術活動,比如由新加坡泰勒版畫院(STPI)主催,以東南亞藝術家作品為焦點「聚焦東南亞「(S.E.A. Focus)藝博會;作為支持本地新銳視覺藝術家的 Impart藝術獎活動之一的Impart 收藏家展;各種表演、影像、戶外公共藝術裝置等等。

「聚焦東南亞「(S.E.A. Focus)藝博會,2020

曹斐,《浮槎》,2020
獅城雖小,藝術萬象。新加坡雖然國土面積很小,但是其藝術內容絕對足夠豐富多彩。不管什麼季節,新加坡都處在藝術的盛夏。等到寒冬過去,就讓我們相約在這最美好的夏天,一起感受,一起炙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