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高學府——新加坡公立大學
新加坡作為一個偏安於馬來半島一隅的彈丸小國,自然資源匱乏,唯一重要的是地理位置和人力資源。而人力資源的開發取決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新加坡始終把教育視為構建國家與民族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立國之本。

以島國有限的資源實施平價素質+精英教育的路線,在各年齡層級不斷分流優秀學生直至國立大學或公費資助學生留學世界名校,由此舉國之財力、人力,更是集中本國優秀生源甚至周邊國家優秀生源(中國大陸、馬來西亞SM1、SM2項目)打造的幾所國立大學,幾十年持之以恆的經營和投入造就出輝煌的成果。
對於留學生,除了針對優秀初中、高中生新加坡政府資助全部學費和幾乎全部生活費的SM1、SM2項目之外,對於個人申請新加坡理工學院、公立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型碩士留學生,只要申請並簽訂畢業後承諾在新加坡就職若干年的協議,也可以大機率拿到新加坡政府最高可達學費80%(30-80%)的政府補貼(如不願或不能在新加坡就職需要償還補貼部分)。

2018年8月出爐的QS2019世界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反超同樣來自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再一次榮登亞洲大學榜首的位置。同2018年榜單相同,新加坡兩強繼續占據亞洲排名最高的大學前兩名。排在其身後的分別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清華大學、東京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京都大學和首爾大學。

2019年排名
2018年排名
大學名稱
國家
學術聲譽
僱主聲譽
師生比
國際教師
國際學生
教職論文引用數
總分
11
15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
99.8
99.1
91.8
100
80.7
72.8
92
12
11

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
90.3
92.6
95
100
83.5
87.5
91.3
17
25

清華大學
中國大陸
97
99.4
91.5
60.6
29.2
77.4
87.2
23
28

東京大學
日本
100
99.5
94.2
12.3
25.5
72.2
85.3
25
26

香港大學
中國香港
96.7
83.7
88.1
100
99.4
47.1
84.3
30
38=

北京大學
中國大陸
99
99.8
64
68.2
53.8
69.4
82.6
35
36=

京都大學
日本
98.6
93.2
95.7
17.4
18.2
56.6
81.2
36
36=

首爾大學
韓國
96.2
92.7
87.7
22.1
14
66.5
80.6
37
30

香港科技大學
中國香港
83.6
73
61.8
100
87.9
89
80.5
40
41=

韓國科學技術院
韓國
83.2
78.3
79.5
26.4
9.8
98.5
78.7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綜合性大學,為AACSB和EQUIS認證成員,亞洲大學聯盟、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Universitas 21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身為1905年成立的海峽殖民地與馬來亞聯邦政府醫學院,1980年,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合併,校名定為新加坡國立大學。
學校建有肯特崗、武吉知馬和歐南園3個校區;設有16所學院,包括一所音樂學院;目前有在校生約4萬人,其中研究生約1萬人。
本科入學留學生可以通過A水準考試成績申請,中國留學生可以通過高考成績或SAT成績申請,高考成績建議達到本省985錄取標準,建議雅思6.5以上。
研究生申請建議211以上大學出身,平均成績達到80分以上,雅思6.5。
新加坡國立大學得到政府資助後的費用約1.7萬新幣/年,非政府資助約3-4萬新幣/年;授課型碩士費用3-5萬新幣/年。
南洋理工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簡稱南大(NTU),為國際科技大學聯盟(Global Alliance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簡稱G7聯盟)發起成員、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全球高校人工智慧學術聯盟創始成員、AACSB認證成員、國際事務專業學院協會(APSIA)成員,是新加坡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學,在納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許多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為工科和商科並重的綜合性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前身為1955年由民間發動籌款運動而創辦的南洋大學,1991年,南洋理工學院進行重組,將國立教育學院納入旗下,更名為南洋理工大學,與快速發展的教育事業齊驅並進。
南洋理工大學建有雲南園、衛星2個校區,其中雲南園校區占地200公頃在校生人數超過3萬人。
本科入學留學生可以通過A水準考試成績申請,中國留學生可以通過高考成績或SAT成績申請,高考成績建議達到本省985錄取標準,建議雅思6.5以上。
研究生申請建議211以上大學出身,平均成績達到80分以上,雅思6.5。
南洋理工大學本科階段得到政府資助後的費用約1.7萬新幣/年,非政府資助約3萬新幣/年;授課型碩士費用3-5萬新幣/年。
兩所舉世聞名的綜合大學之外,新加坡其他公立大學亦頗具特色和實力。

新加坡管理大學(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簡稱新大 (SMU)。
2000年創立的新加坡管理大學也是國際頂級商學院之一,其會計專業排名亞洲前列,其信息系統學院的商業分析專業更是在2019年QS學科排名中位列亞洲第一,世界第十一。其畢業生就職率超過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
與美國精英大學相同,區別於國大和南洋大課為主的授課模式,新加坡管理大學採用了美國常春藤大學式研討會形式的小班教學方法。這是因為新大與美國兩所頂尖商學院,即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及信息科技教育與研究聞名於全球的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
新大主要院系有會計學院、李光前商學院、經濟學院、信息系統學院、法律學院和社會科學學院,學生總人數超八千人。
本科入學留學生可以通過A水準考試成績申請,中國留學生可以通過高考成績同時需要SAT成績,高考成績建議達到本省一本分數線,SAT建議達到1800分以上,建議雅思6.5及以上。
研究生申請統招本科畢業,平均成績達到80分以上,雅思6.5,同時需要GMAT成績。
新大本科階段得到政府資助後的費用約2.4萬新幣/年,非政府資助約4.3萬新幣/年;授課型碩士費用3-5萬新幣/年。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簡稱SUTD)
創校校長為麻省理工學院工學院院長的托馬斯.L.馬尼安提(Thomas L. Magnanti)教授。創校之初即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度合作,學校教職工將由麻省理工代為面試、招聘,所有教職工在授課之前會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1年的培訓。同時與麻省理工學院在學科建設,本科生交流,SUTD-MIT雙碩士培養,以及SUTD-MIT聯合博士後等有著全方面合作。此外新科大也與中國頂尖大學浙江大學合作,讓大學成為東西方科技融會的樞紐。
低調而神秘的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開課於2012年,因建校時間不長規模不大未被綜合性大學排名收錄,但其在通信領域、計算機工程領域和工程教育方向(其實也就四個專業)的能力均已排名世界前列,教學內容和考試難度據說在NUS、NTU之上。更是在近兩年新加坡的統計中名列應屆畢業生薪金水平排名第一。
本科入學留學生可以通過A水準考試成績申請,中國留學生可以通過高考成績或SAT成績申請,高考成績建議達到本省一本分數線,建議雅思6.5及以上。
研究生申請建議國內一本出身,平均成績達到80分以上,雅思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