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新加坡印象(2)
6).美食





7). 交流
中國人去新加坡,語言交流是不成問題的。據統計,新加坡5百多萬人口中,漢族占74.1%;馬來族占13.4%;印度族占9.2%;余者為歐亞裔/混血占3.3%。反映出新加坡多元種族、多元文化以及多語言的性質。政府承認英語、馬來語,華語,以及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新加坡是當今著名的國際化貿易中心之一,一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他們所帶來的語言也極大地影響了新加坡的語言。即便是華人,也有多種方言在流行。1979年始,政府推廣「講華語運動」, 30多年來,當前很多的華人的普通話都說得很好。所以我們與新加坡是有共同語言的。我遇到的幾位華人朋友,談起祖國,他們都很自豪。
新加坡友人,是2018年將是8億美金銷售額的一個公司的副總裁,他告訴我們,他們的分公司和工廠分布在世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只給總裁配有一輛公務用車。因此他來和我們見面時都是打的。我們的出行也是打的。我們打的機會多了,我才注意到有很多老人還在開的士(圖12-6)掙錢。引起我的興致和他們聊起來,才知道新加坡有許多老人仍在工作的原因。

新加坡是東協國家裡老齡化最嚴重的,為了利用健康老人資源,政府鼓勵老人工作,除了提高退休年限外,如果企業聘請超過65歲的員工,政府會發放津貼給用工單位。據調查,現在60-65歲的老人,有66%的在工作,65-69歲的老人有40%的在工作,70歲以上的,全島也有大概4萬多人在工作。他們的工作崗位大都是清潔工(圖12-7)、機械操作工、服務員(圖12-8)和開計程車等。


新加坡養老公積金制度就如「存款」,工作時強制按工資的一定比例存入,存多少,退休後就拿多少。退休金的多少完全和工作時的月收入掛鉤,對於工作時工資低存入少的人就有了後顧之憂。還有就是大病治療費用高,有些老人不願連累兒女,就選擇再工作。病者,為不連累後人,有些老人,得了癌症就選擇放棄治療。
另外新加坡老人很多不與同住,這樣許多老人就有工作的意願,因為政府鼓勵,工作也好找(圖12-9),他們希望能在經濟上獨立,不依賴子女。有個工作,也讓他們感到不那麼孤獨,同時實現自我價值。

這就是新加坡見到有很多老人仍在工作的幾個主要原因。
你去新加坡走一回,你會感到這是一個很舒適的地方。
我今天就說到這兒, 等你去新加坡走一趟,回來我們再交流,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