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區域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的南端,面向新加坡海峽,新加坡河注入海灣後流向大海,沿河區域有很多景點。

萊佛士(Raffles)登岸遺址
這裡是近代新加坡的發祥地。
1918年來自英國的萊佛士從這裡登陸,開啟了新加坡從漁村向花園城市轉變的征程。

萊佛士雕塑本尊
位於維多利亞劇院的入口處。

今年(2019年)是萊佛士登陸200周年,在這200年中,新加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漁村轉變為世界聞名的花園城市。
魚尾獅公園
魚尾獅位於新加坡河口,從獅子口中噴出水柱,遊客來到棧橋上欣賞美景。在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提議下魚尾獅像誕生了。特點是上半身為獅子,下半身是魚身。其獅子是與新加坡的名字有關(singa在梵語中是獅子的意思);魚身象徵新加坡是個港口國家。

在這附近有個迷你魚尾獅,口中也有水柱噴出。

摩天巨樹
在新加坡的濱海灣花園裡有十幾棵摩天巨樹。

給人以置身於熱帶雨林巨樹群中的感覺。

這些巨樹會隨著音樂變換燈光的顏色。

這些巨樹的主幹是人工燈光「樹」,但「樹幹」上依附的植物是真的。

生長茂盛的滴水觀音。

濱海灣金沙酒店:新加坡地標性建築之一。

每天的20點和21:30可以看到酒店的燈光秀。

這個酒店的燈光也在隨時變化著,也可以將兩個景觀合為一體。

每天晚上19:45-20:45是免費入場觀看摩天巨樹。
新加坡河畔雕塑
這組雕塑是全球25個有創意雕塑之一,其名字叫「第一代」,描述五個躍躍欲試準備跳入水中的男孩,這是第一代新加坡移民後代無憂無慮和簡單生活,


招來很多遊客拍照

貓咪母子像
位於加文納橋的橋墩邊沿上。


聖淘沙島
位於新加坡市的南部,可以在市區乘輕軌達聖淘沙島。

遊玩區域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東北部分主要是環球影城和水上世界等,西南部分主要是熱帶雨林探險、炮台區和沙灘,我們遊玩了西南部分。

雨林
在面向魚尾獅像的右側向上走兩段石階。

再連續乘幾個電動扶梯就到達山頂。

到雨林遊玩的人很少。

在這裡行走如同進入大氧吧。


俯瞰海邊風景

沿著小路向西走就來到炮台區。

在這裡有一些展示牌,講訴聖淘沙的變遷。
1819年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馬來的島民住在這裡,從1878年英軍政府開始在這裡建設炮台和軍事設施以來,這裡經歷了從戰爭到和平的過程。
1878年英軍開始在島上建立炮台和軍事設施。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新加坡炮兵在這裡站崗。

二戰期間,日軍將這裡設為戰俘營。

新加坡獨立後,將工兵軍校基地設在島上。

1972年島名更改為「聖淘沙」,逐步發展成旅遊勝地。

從炮台區下來就是海邊。

黃色沙灘

海面非常平靜

新加坡動物園
新加坡旅遊局推出對外國遊客的動物園套票(88新元),包括日間動物園、夜間野生動物園、河川生態園和裕廊飛禽公園。除了裕廊飛禽公園位於城市的西南部外,另外三個公園均在城市的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