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聯合早報
不僅企業如此,家辦也青睞新加坡。
新加坡立傑律師事務所(Rajah & Tann LLP)稅務與信託主管兼私人財富聯席主管維克納拉惹(Vikna Rajah)在接受本地媒體《聯合早報》採訪時透露:
現在,等金管局批准的新加坡家族理財室申請多達600家。如果全部獲批,引進新加坡的資金可能會達120億元至300億元。

圖源:Asianinvestor
其中有傳言說多數申請來自中國。
不過受訪信託主管表示:
「新加坡以強大的法治、易開展業務的環境,以及世界級的金融基礎設施而聞名,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單單在我國就有超過1000多家的資產管理公司。」
這一點,從數字來看更直觀:
2018年,新加坡大概只有約50個家族理財室。但是截至2022年第一季,官方數字已經增加到800個。
「每個家族理財室通常最少會帶進2000萬新元。根據我估計,比較合理的平均數字應該是介於3000萬新元至5000萬新元。」

提一個最近的例子,亞洲第二富豪印度億萬富翁安巴尼(Mukesh Ambani)也要來新加坡了~
他的身價高達907億美元(約1300億新元),據彭博社報道,他已經找到一名經理協助招聘團隊,打算在新加坡設公司管理家族財富。
現在,聚集在新加坡成立家辦的世界超級富豪是真不少,谷歌聯合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就是其中之一。
而富豪選擇新加坡成立家辦,也會為新加坡帶來投資機遇跟就業機會。
家辦涉及範圍包括財務規劃、投資、財富發展戰略、危機管理、慈善捐助多方面的工作。
單一的家族理財辦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s),需要聘用顧問和投資領域專業人士。

圖源:conde nast traveler
同時也需要跟其他金融科技公司、法律專業人士和基金管理公司共事,這就相當於間接創造就業。
而新加坡當局為了鼓勵家辦對本地企業投資,從2022年4月起出台新規:本地家辦需撥出資產的10%或1000萬新元,用於投資新加坡。
所以無論是富豪還是新加坡,都能算是雙贏。
可見,新加坡呈現給全球的作風做派,不管是疫情處理上,還是經濟發展商,都十分受歡迎。


在平衡疫情跟經濟、力保新加坡國際、金融地位上,新加坡政府做了很多努力。
過去兩年不是沒有被罵過,但當局承認事實,坦誠後果。
對於這一次再次放寬疫情限制,衛生部長王乙康是這麼說的:
「這是我們與地方流行病共存的一部分。人們必須採取防範措施,但還是應儘量如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