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加坡,中產的「美麗陷阱」?

2023年05月09日   •   2223次閱讀

以上種種,無疑都是壓在渴望留在新加坡的普通人身上的層層重擔,不斷擠壓著他們的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大批的高凈值人群正在湧入新加坡。

據胡潤研究院3月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新加坡取代加拿大成為全球受訪高凈值人群最青睞的移民目的地,其次是澳洲、美國和歐洲。近年來,全世界多位超級富豪都選擇舉家定居新加坡,如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士·戴森、金融界大佬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等。

究其原因,除了老生常談的金融體系完善、政局穩定、教育醫療水平發達等優勢外,據《香港財經時報》分析,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基金免稅計劃是新加坡吸引全球富豪定居的獨特優勢。

家族辦公室原本是為超級富豪設立的,以實現家族資產的順利跨代傳承和保值增值為目標。據福布斯2020年1月份數據顯示,全球萬億富豪的資產近一半由家族辦公室管理,家族辦公室也被華爾街視作家族財富管理的最高形態。

根據家族辦公室計劃,若海外投資者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不僅能夠享受新加坡基金稅收豁免計劃,設立家族辦公室的申請人還能夠結合「全球商業投資者」(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 簡稱「GIP」),在完成家族辦公室投資項目後,幫助自身和家人獲得為期五年的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Permanent Resident,簡稱PR)。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的林志翔會計師分析稱,這全方面地提升了家族辦公室計劃的吸引力。

據報道,近年來,受益於地緣政治局勢,新加坡家族辦公室行業發展迅速。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數據顯示,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數量,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增長了5倍。截至2020年底,新加坡有400個單一家族辦公室,且仍在持續增長。

另據彭博社3月2日報道,旨在吸引全世界富人的GIP計劃自2004年推出以來,已經為新加坡帶來了至少55億新幣(約合人民幣284.6億),並創造了24000多個就業機會。

當然,同房地產領域一樣,外國財富的流入也並非受到所有新加坡人的歡迎。

據半島電視台3月27日報道,在新加坡,一些生活領域受到了富豪們的衝擊。馮先生告訴半島電視台:「我知道過去幾年各地的通貨膨脹都很嚴重,但當這麼多有錢人在這裡定居時,勢必會使我們的情況更加糟糕。」

新加坡市民在超市購物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據悉,新加坡90%以上的食品都是進口的,這使得該國很容易受到外部風向的影響。根據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月和2月的食品通脹率超過了8%,明顯高於整體通脹率。

為解決這一問題,就在3月,新加坡經發局宣布新規,再提高通過GIP獲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的投資門檻,並要求投資者聘請更多新加坡公民。新條例自3月15日起生效。

經發局表示,做出這些改變,是「為了有選擇地吸引有能力為新加坡帶來更多經濟影響,以及有意在新加坡紮根的企業主和投資者」。

針對這一新規,彭博社分析指出,新加坡目前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部分源於海外高凈值人群的大量湧入。新加坡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超級富豪,這導致從豪華汽車,到高爾夫俱樂部,再到公寓費用等都不斷飆升。

當前,新加坡政府正在對其政策進行微調,鼓勵更多的本地就業機會和對該國證券交易所和基金的投資。早在今年2月,新加坡政府就已宣布對價值較高的房產和豪華汽車加稅。

如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最後一屆任期已經過半,新加坡第四代領導班子領軍人物黃循財將「接棒」。如何平衡吸引海外資金和人才的需求與本地人民生活之間的矛盾,勢必將成為新加坡新一屆領導班子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1964年,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對所有新加坡人許下「居者有其屋」的承諾,成為歷代新加坡領導人對其國民的堅守。但對於遠渡重洋前往新加坡追夢的外籍人士們來說,或許「居無定所」將是他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常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