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新加坡,小學,中學,初院,大學,這應該是大部分人的升學路徑。作為大學的預備階段,為期兩年的初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加坡初級學院
初級學院是新加坡教育制度中提供高中教育的學院。據立思辰留學360介紹,新加坡的中學生在中學四/五年級參加了新加坡-劍橋普通水準會考(GCE Ordinary Level)之後,英文與另外五科成績(L1R5)的積分為20分以下者,便可以選擇進入初級學院修讀高中課程。
初級學院的課程一般需要兩年來完成,但是對於一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來說,兩年的初院課程可能會有一些吃緊,那麼這時候,為期三年的勵仁高級中學(Millennia Institute,簡稱MI,或「勵仁高中」)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了。

初級學院就讀須知
現在在新加坡共有16所初級學院,初級學院提供的教育分為理科與文科,商科除了勵仁高級中學以外則在2000年被廢除。
由於普通水準會考的成績通常在三月才會放榜,在一月份至三月份之間,初級學院就會根據會考應考生校內畢業考的成績收生,在會考成績放榜之前,讓這些學生先修讀初級學院的課程。
於是在這段時候,初級學院的校園裡便會出現身穿不同中學校服的學生一起上課的畫面。
在三月份放榜的時候,大部分的學生都會選擇留在原校,但也有一些學生會因為成績的優劣而轉到其他初級學院就讀。因此在三月份的第二次收生時,各校的學生委員會又會再一次地舉辦迎新活動,歡迎第二批入讀的學生。
初級學院的科目共分為理科和文科兩大類,但大部分的初級學院都容許學生在時間表許可的情形下,修讀在自己主修課程外的科目,也就是說,理科生也可以選修文科的科目。
選修這些科目的學生,在兩年的課程結束後,將參加新加坡-劍橋高級水準會考(GCE Advanced Level)。
在初級學院,大部分科目都是通過與大學教育相似的講堂(Lecture)與輔導課(Tutorial)形式進行授課,而理科的一些科目如物理、化學等則有實驗室課。
除了理科與文科的科目以外,每一名初級學院的學生都必須同時選修綜合試卷(General Paper,英文的閱讀、寫作與理解)以及母語(在普通水準會考中高等母語成績優越者可選擇免修)。
學生在參加高級水準會考的時候,這兩個科目是作為高級-普通水準程度來考試的。所以他們的評分是利用普通水準會考的制度,由A1至F9來評分,有別於高級水準的評分標準(由A至F)。
另外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在學院的推薦下選修特別試卷(Special Paper),這些特別試卷使學生本身選修科目的進階,難度和程度都比較高。新加坡很多獎學金的頒發機構都要求學生修讀至少兩份特別試卷。
由於特別試卷的課程是在正常課程以外的,所以修讀特別試卷的學生往往都需要在下課後才上特別試卷的課。

不過,據立思辰留學360介紹,因為種種原因,學額減少,新加坡的部分初院在今年已經進行了合併。以下是具體名單:
義順(Yishun)和星爍(Innova)→Yishun Innova JC
裕廊(Jurong)和先驅(Pioneer)→Jurong Pioneer JC
安德遜(Anderson)和實龍崗(Serangoon)→Anderson Serangoon JC
淡濱尼(Tampines)和美廉(Meridian)→Tampines Meridian 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