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立大學及理工學院就業調查

2021年03月17日   •   7695次閱讀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的課程雖以科技和設計思維為主軸,但學生也必須學習社會科學和人文科目,以及人工智慧或數據科學等。新科大校長張道昌教授說,跨學科教學所要培養的「T型人才」,指的是在某個領域有深厚基礎,同時又具備幾項不同學科的知識技能。「這能讓他們對各種想法保持開放,觸類旁通,有效解決問題。」

剛畢業自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工程系統與設計課程的盧建安(24歲),目前在美國面簿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畢業前已被錄取。他認為,他的課程融入設計思維,又讓他廣泛涉獵不同學科,有助於目前的工作。「我們要怎麼利用所學來設計一個解決方案?這需要設計思維,新科大因此非常重視這一塊。第一年也要求學生學習不同科目,例如物理、化學和數學等。一些學生可能會覺得,沒必要學習這些內容,尤其當它們與主修學科無關聯。但我喜歡這樣的教學理念,這能讓學生通過廣泛接觸,建立一定知識基礎,未來能靈活地根據不同的問題開發解決方案,培養工程師的設計思維。」

「解題式學習」助學生整合不同知識

跨學科學習不僅是累積不同學科知識,本地大學力求通過「解題式學習」課程設計,幫助學生對不同知識進行整合,對某一課題的不同面向,有更深刻了解。從明年新學年起,南洋理工大學入學新生都須修讀一套共同課程,加強跨學科知識,如數碼技能、創新及溝通等技巧。課程占學習內容的五分之一。

南大躍大擬為課程加強跨學科元素

南大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林杉教授說,共同課程包含探討全球宏觀挑戰的單元課。「不同院系學科的學生會組團隊,一起進行學習項目,探討解決複雜問題。走出學科專業的舒適圈,學生思維會鍛鍊得更靈活。」林杉說,南大下來會探討開辦新的跨學科和多學科課程,並會加強現有雙學位和雙主修課程的跨學科元素。

新躍社科大學發言人說,躍大從一開始就強調多學科學習及應用型教育,本科必修的核心課程讓學生涉獵人文和社會科學,並要求他們展開實踐項目,學以致用。明年起,躍大會提升部分研究生課程的跨學科元素,修讀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課程的學生,須完成兩項畢業文憑(Graduate Diploma)課程,並且要整合及應用兩個學科的知識,進行一項研究項目。

同樣側重應用學習的新加坡理工大學,雖不像其他公立大學開辦通識課,或提供副修或雙主修,但跨學科教學已融入課程設計,學生須掌握對他們主修專業領域有深刻影響的學科知識,會計課程學生修讀數據分析是一例。新工大副校長(學術)兼教務長蔡其昌教授說,新工大有意讓跨學科學生進行整合式研究項目(capstone project)。「這會同實際工作環境相似,團隊成員貢獻各自的知識,對業界實際問題探討方案。」

至於擬議中的國大人文與理學院,其共同基礎課程占學生學習內容的三分之一,並包含融合不同學科和研究方法的單元課。國大高級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何德華教授說,跨學科教學會透過整合幾個不同學科的視角和方法,讓學生解決某一個課題或挑戰。「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畢業生在跨領域團隊中有效、無障礙地協作。」 

專家:跨學科知識應與主修專業相關

對於跨學科訓練能否讓畢業生求職更占優勢,人力資源公司仁立國際執行董事梁昌國說,僱主重視的是員工的技能與經驗,以及靈活應變的學習態度。如果跨學科教學能提升解決問題和跨領域協助能力,讓畢業生一開工就可以進入狀況,相信能為他們增值。然而,他認為,跨學科教學終究要回歸務實,大學設計這類課程,讓學生接觸的不同學科,應同他們的主修專業有一定相關性。

亞鷹人力資源公司總裁葉慧蓮認為,加強跨學科教育有助學生開拓新視野與點子,日後能受用,畢竟疫情突顯有利於職場生存的特質,就包括勇於創新和嘗試新事物。

人文科目被邊緣化?

學者:關鍵在課程設計

提倡跨學科教學,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人文科會否因「不夠實用」而不受重視?學者認為,這取決於決策者如何設計課程,課程若能更好地讓學生看到不同學科之間的連接,文科還是會占據重要位置。

消息公布引髮網絡議論,不少人質疑理科背景學生修讀人文科系的實用性,也有人關注人文學科會否在跨學科教育中被邊緣化。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副教授陳英泰博士認為,如果看從一開始就參照美式教育模式的學府如新大的核心課程,甚至耶魯—國大學院的博雅教育,不難發現人文科並沒被輕視。「課程設計者如何考量是關鍵。他們希望開拓學生哪方面的知識?哪些學科是無論什麼專業或將來投入什麼行業的學生都應知道,因此必修?哪些又可選修?這些不是簡單抉擇。」

但陳英泰相信,若要學生更全面了解世界,人文科在跨學科課程中必占一席之地。

放眼國際,著名學府不乏橫跨文理學科的例子。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為例,它在2012年推出文科與理學學士學位課程,主修人文類學科如歷史、文學的學生必須副修理工科;主修衛生與環境類,或理工科的學生得副修人文或社會科學。主修和副修科占一半課時,學生其餘時間修讀核心單元,這可包括跨學科研究法、外語、量化法,以及實習等。

以上內容主要整合自《聯合早報》。

上一頁
2/2

555

2025THE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新加坡國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2025 CSRankings震撼發布:中國高校強勢崛起,新加坡南洋理工領跑亞洲AI領域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一個陪讀爸爸眼中真實新加坡教育(小學篇)
2025年05月01日   •   2736次閱讀
2024年新加坡大學排名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閱讀
2025新加坡留學生租房全解析:數據與細節中的安心之道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美國議員提案禁中國留學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贏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閱讀
原來校區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這座國際學校!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中學網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2025高考後留學新選擇:新加坡與澳大利亞全方位對比,用數據解鎖最優路徑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亞洲翹楚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閱讀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5月03日   •   1539次閱讀
新加坡小一入學政策洗牌,PR學額縮減,國際生「地獄難度」,快來get通關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368次閱讀
新加坡競賽全解析:助力孩子攀登學術與創新高峰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超1800人學簽突遭吊銷:留美中國學生的生存指南與未來抉擇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閱讀
撕開新加坡私校真面目:PSB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ERC學院 新加坡初中學歷起點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一人一個真實吃過的新加坡留學紅利
2025年05月03日   •   855次閱讀
高考不是唯一出路!用新加坡A/O水準通關,讓世界名校觸手可及
2025年04月28日   •   855次閱讀
2025英新港聯申實戰手冊:避開內卷,用數據找到最優路徑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中國學生專屬碩博連讀全額獎學金!通往新加坡名校的黃金跳板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2025新加坡公立大學本科指南:通往亞洲頂尖學府的黃金通道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閱讀
驚!2025新加坡KET考試大變革,國際學生留學之路危機四伏!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閱讀
布萊頓國際學校申請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