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段新加坡的教育優生學
你以為中國小學畢業考要分流,中考要分流,高考要分流,很殘酷??新加坡更加殘酷。

第一次全國性分流是在小學三年級,每個學校的學生都會參加一個智商測驗。那些成績好的會被分到「名校」就讀天才班(gifted education program),簡稱GEP。這些孩子的課程更難,學的更多,老師更好,資源更好。原本智商的差距加上資源的差距就把學生的距離拉得更大了。
之後,每年,全年級的學生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分班。完全按分數排,從第一到最後一班,好的學生堆一起,不怎麼好的學生堆一起。好的班老師會教得更快,更深入;比較不好的班,老師會放慢速度,調整進度來配合大多數的學生。好的學生會開始抱團,比較差的也會互相影響。而且在如此小的年紀,就開始有了班級排名,個人排名。今年的同桌,也許不是明年的同班,人與人之間少了一些堅定友誼,班級內少了凝聚力,反正明年在不在一起還不知道呢。
第二次全國性分流是小六離校考試(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簡稱PSLE。我的小學是一個爛學校,可我長期在最好的班,PSLE雖然是全校第五,但是,還是去不了有提供直通車Intergrated Programe的學校。直通車學校是全新加坡最好的學校才提供的課程,學生不需要考中考,直接高考。這就是普通學校和名牌小學的差距。這算是某種屌絲的逆襲吧,在一個N流小學上去了一個很不錯的中學。全校就2個人進去了,裡面的人都是各大名牌小學進來的,開學一見面就有說有笑的。而我,誰也不認識。
我小學的人絕大部分跑去了普通學術(Normal Academic),簡稱N(A),或者普通技術(Normal Technical)。這兩個源流的初中是5年制的,而平常人走的是快捷班,初中4年制的。普通學術比快捷用多一年準備中考。大部分普通源流的學生,都進了技校(ITE),好一點的去了理工學院(polytechnic)。他們絕大部分根本進不去高中。因為他們學校的課程就不是為了他們上高中做準備的。裡面的老師也完全不會鼓勵你去努力考高中,完全是那種要努力考理工,別做高中夢了。進去普通學術的人僅僅是因為六年級沒考好,基本就和高中無緣了。這是多麼的殘酷啊!在他們的第四年,他們會考一個叫做N水準的考試。如果考得好,你就有資格去考中考,去拼理工學院或者高中。如果沒考好,直接去技校。
我進了快捷源流的一個很不錯的中學。傳統中考強校,連續3年的狀元都是我們學校出的。中一進了這個學校,這裡也有2個特殊的班級,就是小學在GEP,或者PLSE考得特別好的學生才能進去。所有的比賽,競賽,交換機會,出國機會,都是優先從這兩個班上選。中一中二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原來我們學校競賽那麼多,每次早上頒獎的時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XXX那麼忙原來在參加ABC比賽啊。這些比賽機會,普通班根本拿不到,也不知道。
中三選科,又是一個分流。好的學生會比差的學生多拿1到2個科目。我們學校最少要拿7到9個科目,有的大神甚至10個,算上高級母語11個。其他沒那麼好的學校,最多只有6-9個科目。學生和學校的差異,註定各自不同的選擇。有一些科目,差的學校根本不提供選擇。學生必須去其他學校上課。例如音樂,戲劇,高級母語。。。有個學校根本不提供3個純科學(物理化),因為有能力的學生太少,根本開不了班。
一個好的中學和一個不好的中學差距多大?差距就是好的學校的平均分比差的學校的年紀第一還要高。我一個朋友,是他全校唯一一個進去高中的孩子,而且還是直招的,而我的學校,超過百分之98%有資格進去高中。
之後考O水準(Olevel),繼續再分流。考得好的去高中,不行的去理工。不過也不絕對,有些人考得不錯但是也跑去了理工,因為高中壓力很大。
學校的差異,選擇的差異,學校資源的差異,老師的差異,各種差異把不同源流的學生越拉越開。中學教育鄙視鏈:
IP > 名校快捷班 >> 普通學校快捷班>> 普通學校NA >> 普通學校NT > Northlight
Northlight是給小學復讀3次還不及格的學生讀的。基本上是有智商缺陷,或者其他心理問題的孩子的學校。主要功能和技校差不多,就是教會你一個謀生的技能。northlight做的不錯的會去ITE。

(圖上就是基本分流圖)

(圖上是複雜一點的分流圖)
Integrated programe 直接通大學
Express stream 升上高中或者理工
Normal Academic 普通學術 5年制,第四年考N水準(N-level),考得好多讀基礎課去理工,或者多讀一年考O水準(O-level)就是中考,進高中或者理工。沒考好的直接丟去ITE
ITE就是中專,技校。鄙視鏈低端,常常被調侃Its The End,要完了。
Junior College 就是高中,高中第一年考不好的會丟去理工學院或者復讀。A水準(Alevel)沒考好,考不上大學的也會被丟去理工。
Polytechnic 理工學院,類似於大專吧。每年全校約前5%能上本地大學。
殘酷嗎?
我覺得很殘酷!新加坡的教育系統有利有弊。如果你真的是金子,歡迎來新加坡,你將會享受到優厚的教育資源。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偏差的人,那麼這將是最不公平的教育系統。
有屌絲逆襲嗎?有!多嗎?真不少。但是他們都是花比常人更努力,流更多汗水換來的。特別是中國的留學生,因為AEIS被分到不怎麼好的學校。對於他們,分流就機遇,把他們帶離現在糟糕環境的機遇。我的高中有很多中國學生都是從很糟糕的學校來的,他們很努力,年級Top,來到了高中繼續努力,也繼續做學霸。
分流對於有能力的人是機遇,而沒有能力的人是惡夢。達爾文曾說:我一直認為,除了傻瓜,人與人的差異在於熱情和努力,而不是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