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移民新加坡

2018年10月2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雖然是一個國土面積只有714.3平方公里的小島國,卻是一個小型的世界熔爐。新加坡居民來自世界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習俗。哪怕占比75.2%的華人團體,也來自於東南亞的很多不同國家。

然而,各國家各種族的人在新加坡都能安居樂業,而且近幾年移民新加坡的呼聲越來越高,每年提交移民新加坡的申請也越來越多。

為什麼呢?為什麼一直被小覷的蕞爾小國,不知不覺就變成了深受歡迎的移民首選?

新加坡被眾多移民者推崇的原因是什麼?

教育

子女教育是每個家長都會反覆深思的問題,尤其是經歷了國內的應試教育,就會更希望子女能夠得到更優秀、更純粹、更高素質的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聲明遠博主要在四個方面:精英教育、雙語教育、基礎教育、素質教育。

精英教育是新加坡教育的核心。新加坡的教育理念相信人的稟賦資質不同,教育制度應通過差異化的設計 「讓最聰明的學生不被拖後腿,讓落後一些的學生也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教育體制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髮現他們的天賦,實現他們的潛力。所以,在整個新加坡精英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分流。「分流」的教育體制體現了新加坡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兼顧精英化與普及化。多年來的語言教育實踐卻證明,不可能對所有學生實行劃一的標準,同一代的學生之中,存在水平的差異是現實,不應人為地強制劃一,而應區別對待,在確保一定水準的基礎之上,靈活實施政策。

國內雖然也實行雙語教學,但就歷史因素和目前的國情來看,中國離實現雙語教育還有很大差距。新加坡雖然雙語也分主次,但總體來說兩種語言教學力度相當,應用環境也均等,真正能實現左右手式同步發展。但國內目前所謂的雙語教學,流於形式,第二語言大多用於應試,而完全脫離生活、工作,可以說是環境限制了中國的雙語教育。

為了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新加坡政府推行了大量的包括應用型學習計劃在內的項目,支撐孩子們走出課堂,獨立成長。不僅如此,老師和學校也在不斷地摸索,尋找可以使孩子們更好成長的最優解。老師鼓勵學生們探索這些感官體驗,並儘可能多地提出關於這些實際存在的事物的問題,將書本上學到的關於這個事物的知識聯繫到實際中來。

而且,新加坡的師資力量大多來自於西方國家,教學方式也更加跳脫,更主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趣味革新、多元發展。這種素質教育是國內那些形而上的夏令營、活動小組無法相提並論的。

低稅

新加坡實行累進稅率制,是公認的世界上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在扣除個人所得稅減免額之外,個人所得稅稅率保持在0-22%之間,且無區域徵稅。

而且,納稅居民有權就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和保險費以及CPF繳款等事項享受個稅減免,不過這些往往是針對公民和PR的,外籍工作人士基本涉及不到。

由於新加坡在稅收系統方面一貫澄明,在已開發國家中也具有相當的競爭性,因此吸引了不少外國投資者的關注。同時,新加坡稅務局(IRAS)也全面監控稅收制度的實施情況。

而且,在CRS全球徵稅的當口,國人要應對CRS風暴最好的方法移居到低稅國家居住,最好擁有低稅國家的國籍。所以,目前採用投資方式快速獲取新加坡身份,才是解決CRS的合理途徑。

治安

新加坡的犯罪率遠低於國際水平,至少目前為止,94%的新加坡受訪者認為晚上獨自在街上行走是安全的。

新加坡的律法嚴苛,是全世界屈指可數的安全城市。新加坡的法律體系相當完善,大到殺人放火,小到隨地亂扔垃圾,都有詳細的規定。而且,執法嚴格。當年曾力拒美國總統的求情,對一名觸犯法律的美國青年進行鞭刑,「美國總統的面子也只能抵兩鞭」。

當然,處罰都是在法律條例的依據下的,如果不觸犯法律,當然不會受到懲罰。而且,國內某些傳言有些失實,說什麼犯點小錯就要挨鞭子還要電視直播什麼的。其實不是,鞭刑的行刑過程是不公開的,因為場面比較血腥。據介紹,鞭刑用的鞭子是特製的,打在肉上之後皮開肉綻,即使養好了也會留下疤痕,是很重的刑罰了。一般來說,只有很嚴重的事情才會受到鞭刑。

正由於新加坡的治安良好世界皆知,前段時間舉行的「特金會」也選在新加坡舉辦。

環境

新加坡的綠化覆蓋率達到50%左右,景觀面積占新加坡國土的近八分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

新加坡綠化的成功應得益於他們多年來所一貫秉承的綠化理念——綠化新加坡、建設花園城市。新加坡的綠化是立體的,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相互輝映;樓房的四面綠化,立交橋和高架橋的垂直綠化相得益彰;這一切營造出了一個美好的綠色世界。道路兩旁樹木成蔭,街頭到處是小花園、小草坪,花香草綠,空氣清新,因此被世界公認為「花園城市」。

新加坡雖然沒有四季,但是新加坡也不會終年酷暑難耐,常年23度到33度的氣溫很舒適,氣候溫潤宜居。

醫療

新加坡是全亞洲當之無愧的第一醫療國家,擁有最多由國際聯合委員會(JCI)認可的醫院。新加坡各大醫療保健機構與世界各地的頂尖醫療中心建立了非常穩固的合作關係,新加坡醫生也在醫療各大研究領域具備全球領先技術。

新加坡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現了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形成了多元化和合理的籌資機制,注重政府與市場在醫療保障資源配置中的不同作用。政府補貼、保健儲蓄、健保雙全、保健基金四者相結合,把縱向的自我積累與橫向的社會共濟保障以及政府為貧困人群的最後保障結成一個整體,從而使每個新加坡人都能得到良好的基本醫療服務。

公共設施

新加坡交通方便,公共運輸四通八達,MRT暢通全島巴士穿梭在居民區內,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應有盡有,覆蓋全國。

新加坡還有很多便民的人性化設施,比如母嬰室、雙層扶梯、帶帽走廊、直飲水等,全島遍布圖書館,大部分的社區都設有體育館和游泳池,新加坡政府致力於打造功能齊全的人性化社會。

(圖書館)

(直飲水)

(帶帽走廊)

(母嬰室)

(雙層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