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學生讀書升學都需要參加考試。在小學時,國內有「小升初」,新加坡則有「PSLE小六會考」。雖然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通過這一次次考試完成了升學畢業,但上學時我們也聽說過有學生被提前錄取或者被保送了。那麼在新加坡有沒有類似的政策呢?當然有,這就是直接招生計劃(Direct School Admission,簡稱DSA),去新加坡留學,你也能享受這樣的政策哦。

近年來,一些經濟條件較富裕的家庭,通過各種提高班、才藝班等幫助孩子通過這項計劃,率先爭取入讀名校的名額。但這卻違背了這項計劃「招收特殊才能學生」的初衷。因此在11月8日(本周四),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將精簡DSA申請程序,建立一個統一的報名平台,促使直接招生更平等。
那麼接下來,小文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此次DSA改革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1、更看重學生潛力
新加坡教育部第二部長英蘭妮女士表示,新的DSA細化了選擇原則,這些原則旨在幫助學校識別學生的潛力,即使學生可能還沒有機會展示他們的才能。所有學校都改進了甄選程序,不再單憑藉一張申請表格衡量學生,而是給予所有申請者一次面試機會,以便更加明智地確定和認識潛在的和具體的人才。
這意味著,今後DSA的選拔將更加看重學生擁有的潛質,對於學生參加過的比賽和獲得的獎項將不再過分看重。舉個例子來說就是,當學校在選擇藝術DSA時,將更多地關注潛在的能力,如節奏感、審美眼光或合拍唱歌的能力,而較少強調學生是否參加過許多比賽或在本地、海外獲得過的獎項。
2、不再收取申請費用
目前,一些學校會向報名DSA的學生收取行政費或測試費,最高可達 $50。校方說,有這筆額外費用,是因為要為學生準備能力考試,需要額外人手和資源。
在改革之後,學校將自行承擔這筆費用。這是為了幫助家庭條件拮据的孩子,避免他們因為這筆費用,放棄學習的機會。

同時,在這個報名平台建立後,學生及家長不再需要提供紙質版的學生官方數據。學生在上網提交報名申請後,學校即可收到申請者的小學成績、課外活動和體能測驗記錄等所有記錄,學校也不需要再單獨將文件列印出來進行核查。學生、家長及學校都更加省時省力。
3、學生只能最多申請三個學校
以前學生在申請DSA時,為了增加錄取的可能性,學生會儘可能多地去申請學校。而在今後,每個學生至多可以申請三個學校,這樣一來,就可以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這項計劃中來,讓他們得以發揮所長。
說了這麼多,一定有小夥伴要急不可耐地問,DSA,直接招生計劃,到底是什麼呢?別急,小文這就給大家科普科普。
什麼是DSA?
DSA,直接招生計劃,即是招收一部分擁有特長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可以在小六離校考試或O水準會考前,申請進入能讓他們進一步發揮專長的中學或初院。
新加坡的中學一般分為自主中學、自治中學、政府中學,這三類學校均有直接招生計劃,今年參與中學DSA的學校共有143所、18所初院。目前,新加坡自主學校保留給DSA的學額,高達20%。自治學校和有專長項目的學校的錄取比率,則為10%和5%。
DSA申請時間
3-5月是DSA學校的開放日,學生可以參加開放日,進一步了解學校的情況和申請方式;
7-8月是面試筆試的時間,筆試各個學校有不同安排,具體日期可以通過學校官網查詢,考試通過後,8月底就能收到offer;
從10月開始,學生可以選擇錄取的學校,通過網絡或填寫表格選校,完成最後的錄取;
最終被錄取的學生將於11月底小六離校考試分數達標後接到通知,這個分數線要比普通學生低很多。

通過中學或初院直接招生計劃的學生將不能在會考成績放榜後參與中學分配活動或聯合招生計劃(Joint Admissions Exercise)。並且在他們進入學校就讀之後,也不能轉校以遵守對學校的承諾。
DSA的分類
DSA 一般分為學術、特長兩大類,具體的招收情況可以參考各所學校的官網信息。雖然分為兩類,但是DSA招收的特長類學生數量更多,如果更偏重學術方向,最好還是慢慢回歸到以PSLE為主的選拔方式。
學術類DSA:比較側重學生的理科,主要參考競賽成績,如果能在各大競賽中拿到好成績,申請成功的幾率會高很多。
特長類DSA:在藝術、體育等方面有優勢的學生,比如繪畫、弦樂等均包括在內。

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明白什麼是DSA計劃了,那麼擁有著特殊才能的你是不是也很想報名參加?快來諮詢,你想知道的新加坡留學信息小文這裡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