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近日第七屆的新加坡電影節,
讓我們更貼近的知道為什麼張毅要做動畫,
這位曾是電影新浪潮重要導演張毅
對電影產業的卓越貢獻,
新加坡電影協會更特別安排了
「張毅導演精選展」單元,
而有機會現場一睹《狗狗傷心志》。

相信很多人會問,
為什麼張毅要做動畫,
而且是一做十五年過去,
才完成一篇長篇動畫。
這是張毅先生自己的回答:
因緣際會,在上海我和楊德昌一起工作過,
我們都切身感覺,
華人動畫需要一個成熟的團隊。
我們也都明白這是個夢,
「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干」。
PIXAR
如果不是Steve Jobs最後一刻決定投資,
就沒有今天的皮克斯動畫。
宮崎駿苦撐這麼多年,受到這麼多肯定,
最後仍然沒有好結果。
我們憑什麼?
但是,我們都天真的相信:總要有人開始。
這種義無反顧,
與他們在1987年成立琉璃工房,
在1993年北京故宮的展覽展序提到的:
「因為文化,才有尊嚴」,
有著對這個民族使命感的一致性,
及現在快速且講求利益的社會裡的悲情。

以下是張毅先生在這次電影節里的訪談:
Q:《狗狗傷心志》歷經15年的製作,當中最苦的是什麼?最樂的又是什麼?
張毅:電影,沒有不苦的事,看看那些老導演,多半愁眉苦臉。因為電影常常乾的事,是硬要把夢的世界,在真實世界「再現」,所以本質上,就是「自找苦吃」的工作。
我又從來沒有動畫電影的經驗,組織一百多個動畫工作人員,要按照你的方式team work,根本就已經是很要命的工作。因為一百個工作人員,他們心底有一百五十個想法,光是team up,就先讓你精疲力竭。
但是我只是堅持要把心中的夢做出來,因為我不做,我相信世界上不會有人做。至少短時間內,華人世界沒有人會做這樣的事。
Q:《狗狗傷心志》去年入圍金馬獎,等於作品受到認可,會不會考慮再導電影?
張毅:受到認可是開心的事,但是動畫電影需要龐大的資源,《狗狗傷心志》用盡了三十多年來我們可以用的資源。因此如果要考慮動畫電影,我可能要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當跑的路程,我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我已經持守了。
Q:你本身喜歡哪些地方的動畫片?心儀的動畫導演有哪些?
張毅:對我而言,宮崎駿和高畑勲是兩位偉大的動畫藝術家,他們的作品永遠充滿令人敬佩的民族語言。這種素養,讓他們的作品在動畫世界留下不能取代的地位。
Q:做琉璃藝術品與導電影有什麼不同的成就感?
張毅:對於琉璃和電影,我覺得我只是有話要說,不說難過,談不上成就感。另外我不太相信創作的真正動機是成就感,我寧願同意廚川白村的說法:創作,是苦悶的象徵。

我們期待《狗狗傷心志》
中國大陸區的上映
因為它的資金都花在影片的製作及剪輯上,所以沒有太多宣傳的資源,但大導演張毅重返影壇竟是動畫,大師手痕依然處處留跡,講狗的故事其實也是講「人」,有情的無情變得更順理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