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2020年05月19日   •   2萬次閱讀

要閱讀一座城市,並不只是從地圖裡讀到街道名稱,就夠了的。

2015年11月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正式開放,成為新加坡藝術皇冠上又一顆珍珠。我們可以藉由它,去閱讀新加坡的文化記憶,觸摸這座城市流淌的藝術血液。

今天,小文就來帶大家由內到外探秘這座新加坡最大的視覺藝術殿堂。

超高的顏值

其實,美術館本身就是一件高超的藝術品。

國家美術館是由新加坡兩座深具代表性的重要歷史建築——政府大廈(City Hall)和前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Building)改建而成。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尊重這些重要歷史建築的原貌,保留了其結構,並且兩個室內空間巧妙而優雅地合二為一,帶來視覺震撼的全新藝術場地。

在美術館外部,由15,000塊金色塊鋁板組成的頂篷輕巧地浮動於兩座新古典風格建築之間,將兩座建築連在一起,並為中央庭園帶來日光斑駁的景觀。

看到這些柔和斑駁的光影,是不是覺得美得心顫呢~

豐富的館藏

國家美術館收藏了8000餘件國家藏品,使其成為自19 世紀至今世界上最大規模、最具歷史價值的新加坡及東南亞現代藝術博物館。

此外,美術館也將與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和英國泰特美術館等國際美術館聯辦國際展覽,將東南亞視覺藝術投射於環球化的藝術氛圍中,並激發彼此間的互動。

藝術plus

美術館占地6.4萬平方米,其中1.8萬平方米是展廳,其餘作飲食、互動、休閒等公共用途。多樣和人性化的功能區域劃分,讓美術館不止是文藝青年們的專屬,每個人都能探索到獨一無二的藝術樂趣。

兩大永久展廳——星展新加坡展廳(DBS Singapore Gallery)和大華東南亞展廳(UOB Southeast Asia Gallery)分別位於政府大廈區(City Hall Wing)的2層和最高法院區(Supreme Court Wing)的3-5層。

星展新加坡展廳全方面展示新加坡藝術,包括新加坡著名藝術大師,如張荔英(Georgette Chen)、陳宗瑞(Chen Chong Swee)、陳文希(Chen Wen Hsi)、鍾泗賓(Cheong Soo Pieng)和劉抗(Liu Kang)等的代表性畫作和作品。

大華東南亞展廳展示東南亞頂尖藝術家的著名作品,這些藝術家包括 Raden Saleh(印度尼西亞)、Latiff Mohidin(馬來西亞)、Montien Boonma(泰國)、U Ba Nyan(緬甸)、Nguyen Gia Tri (越南)、Svay Ken(柬埔寨)和 Fernando Cueto Amorsolo(菲律賓)等。

孩子的天地

吉寶美術教育中心(Keppel Centre for Art Education),位於政府大廈區1層,是新加坡及本區域首創的美術教育中心,提供適合孩童與家庭的美術活動,透過趣味性的多感官學習體驗以及為中學生、大專生而設的學習空間,讓各個年齡層的學生都能樂在其中。

逛吃兩不誤——餐飲與購物

政府大廈區的一層開闢了精品商店Gallery&Co,在這裡你可以購買到美術館出品的精緻食品、書籍、手工藝品等等。吃貨們也不用擔心餓肚子~

館內1、2、5、6層分別分布著8家各具特色的餐館,給你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味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