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網絡上流傳著「留學生畢業即失業」、「花費百萬留學回國月薪僅三千」的說法,但仍有許多家長願意花費巨資送孩子出國深造。不僅僅是送孩子去讀所謂的「水碩」,近年來,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現象,留學人群也開始向低齡化趨勢發展。

伴隨著國際學校在北上廣深及武漢、成都等新一線城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迅速擴張後面臨的挑戰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國際學校最初是專門為外籍子女提供教育的機構,但現在也逐漸擴展為向本國學生提供國際教育模式的學校。與雙語學校不同,國際學校專注於提供國際化教育,並遵循國際課程標準(如IB、IGCSE等)。這些學校通常對教師資質有較高要求,且學費高昂,每年大約在15萬至25萬人民幣之間。
國際學校主要分為幾類:由外國人開辦的專為外籍子女服務的學校,如廣州美國人國際學校;同時招收中國學生並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的資格的學校,如廣州市加拿大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本地學校設立的國際部,提供AP和A-Level課程,專門針對中國學生;以及由外國機構或個人創辦的輔導中心。
然而,近年來,一些知名的老牌國際學校卻頻頻傳出關閉的消息。例如,北京房山諾德安達學校在成立五年後宣布關閉,深圳厚德書院因債務問題被除名,成都外國語學校仁壽校區面臨停辦。短短三年內,深圳已有九所國際學校關閉。從這些學校的停辦原因可以看出,國際學校的生存環境越來越艱難,特別是在一線城市,除了少數幾所頂尖學校外,大部分國際學校的招生情況都不理想。
家長之所以願意送孩子去國際學校,主要是出於以下幾個考慮: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國際視野,學習國際課程體系;通過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環境,為未來的留學或工作奠定語言基礎;參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多方面的能力;根據個人興趣和未來規劃選擇靈活的課程;為將來留學做準備;以及在多元化的環境中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拓展人脈。
而在新加坡,這些目標同樣可以實現,甚至更有優勢。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以其卓越的IB成績領先全球,學生平均成績高達37分以上,遠超全球平均水平。此外,新加坡的學生群體來自超過30個國家,形成了多元化的語言環境。新加坡擁有三十多所各具特色的國際學校,既包括本地源流學校,也有外國源流學校。這些學校聘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教師,並為學生提供廣泛的課外活動選擇,涵蓋體育、藝術、音樂等多個領域。此外,新加坡還提供了良好的陪讀政策,允許16歲以下學生的家長在新加坡陪讀,並可合法工作。
對於那些在國內尋找高質量國際教育的家庭來說,新加坡已成為一個新的留學目的地。在這裡,家長們可以以相當於國內20萬至30萬人民幣的價格,讓孩子享受到世界級的國際教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