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出國留學?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你從出國留學的經歷中收穫了什麼?
「當我從不敢一個人出門,因為聽不懂陌生的語言和口音,到現在能自己坐著好幾小時的飛機獨自旅行,我開始感謝留學帶給我的暴風式成長。」

「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不僅是某app上的那些網紅打卡景點,更是我從未想過的,思考世界的方式。我不再輕易評判對與錯,而是會用更辯證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
每個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大多數人都在感謝這段經歷。許多人把留學當作鍍金的代名詞,可這段旅途中的收穫又豈止「學歷」二字所能概括。所以即使在疫情期間,依舊有許多人毅然決然選擇留學。根據中國《2021年度全國留學報告》,在有意向出國留學的家庭中,90%以上依舊堅持了自己的留學計劃。

(圖片來源《2021年度全國留學報告》)
數據也顯示,近兩年中國留學生更加青睞英國和新加坡。英國的高等教育水準無須多言,而後疫情時代,來新加坡的留學人數不減反增,並且很多家庭選擇讓孩子從小就來新加坡。一方面新加坡接軌國際教育,在升學上擁有更多的選擇。學生不僅可以申請本地的優秀大學,也可以用A水準成績申請歐洲、美洲、澳洲的優秀大學。另一方面,初到國外的孩子若需要獨立生活,新加坡的中英雙語環境也比較友好。先在新加坡緩衝一段時間再去西方國家,各方面都會比較適應。所以新加坡成為了一個很好的留學跳板。
在新加坡,每年也有許多孩子把英國作為申請大學的最終目標。據英國名校牛津和劍橋官方錄取數據統計,它們每年在新加坡都會錄取一兩百名學生。當然了,大多數學生來自初級學院(JC)。但中學段出國留學的孩子想要考進新加坡的初級學院,確實是越來越難。而從理工學院(Poly)轉升大學本科,又得花費更多時間。
如何選擇一條更適合自己,也更快捷的道路,成為許多家庭焦慮的點。其實他們除了JC和Poly外,還有別的選擇,比如就讀私立國際高中。每年從新加坡私立國際高中考入世界名校的學生不在少數。新加坡私立國際高中出來的孩子都去了哪些大學?今天咱們就以英國G5為例看一些數據。

牛津大學
也許你會說,一上來就放牛津大學,這也太看得起我了吧?這不就好像在問我選擇清華還是北大嘛?別說,在新加坡私立國際高中學習的王浩宸、梁舒怡兩位同學,最終就分別獲得了牛津化學專業和物理學專業的錄取。他們並非天才,也都經歷過「不敢想」到「努力為夢想拼搏」的階段,並且規劃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留學道路,最終才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王同學在牛津完成了自己本碩階段的學習,最後還回到自己在新加坡就讀的私立國際高中當化學老師。


劍橋大學
同樣在新加坡讀私立國際高中的緬甸女孩Myat Thuzar Kyaw,今年就被劍橋教育專業錄取,還獲得了獎學金(包括3年學費+每年11600英鎊生活補助+往返經濟艙機票)。13歲就來新加坡留學的Myat,有著比同齡人更成熟的思想、更明確的目標。這都是她在留學途中收穫的。

李可璇、丁昱錚兩位同學,也考上了劍橋數學專業和計算機科學專業。李同學參加過國內高考,並且成績本身也不錯。但她仍然選擇到新加坡私立國際高中重新學習。最終的結果也證明,她的選擇沒有錯。


帝國理工學院
2022QS世界大學排名中,帝國理工學院位列第七。今年申請季,新加坡私立國際高中的林其宏同學拿到了該校物理學專業錄取信。林同學在疫情階段重返新加坡學習和考試,只為了更好地在大學階段追求自己的物理研究夢想。他也感謝新加坡的留學生活,給了他更多實現自我目標的機會。

還有王澤楊、江田雨和李萌哲三位同學,也分別獲得該校數學專業、化學專業和材料專業的錄取。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再來說說這所低調的菁英大學,其申請難度還是挺大的,它對中國學生的錄取比例也較低,許多國內的學生稱其為「彩票院校」。來新加坡求學的劉嘉嘉同學最終就被該校會計與金融專業錄取了。

倫敦大學學院
最後再來看倫敦大學學院,那就不得不提到它的教育學專業,畢竟其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位列第一。徐雅戈、王鶴臣兩位同學就通過新加坡的國際考試體系,成功進入了這個Top 1的專業。


喜歡理科的學生會考慮選擇數學、物理、化學等專業。謝雨飛、章鵬程、宮旭陽同學獲得該校物理學專業的錄取。



今年魏有辰同學也被該校化學專業錄取。

2015年,來新加坡讀私立國際高中的俞匡迪被該校的數學系錄取。

除了這三門傳統理科,自然科學專業同樣是理科領域不錯的選擇,鄭思坦、劉沐洋都拿到了該專業的錄取信。而熊自信同學獲得全球人道主義專業的錄取,這也是隸屬於數學與物理科學院的新興學科。



新加坡的教育注重綜合培養,因此也有學生選擇一些交叉專業,比如羅一愷同學選擇了生物化學專業。

喜歡工科的學生,選擇就更多了。比如何河水、王也塵、蘇皓天同學選擇了電子電氣工程專業。



商懿元同學則被化學工程專業錄取。

李宇軒同學選擇了該校的計算機科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