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晚報》記者約訪本地甘草演員雲昌湊,雖然求學時看他的戲長大,但這回第一眼竟然不太認得,因為他變福泰了!
小時候看雲昌湊演戲,他多半演小人物或小混混,身材瘦瘦乾乾的,演什麼像什麼。可是幾十年不見,再出現在記者眼前的雲昌湊,頭髮花白,整個人變圓了,比以前像是漲了一倍,可一開口,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拍攝視頻時,他對著鏡頭說話,記者感覺隔壁座組屋的人都聽見了,笑他:「聽這嗓門,您哪裡像81歲的人了?」
老人家樂呵呵的回答:「不像吧!」然後說:「我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記者一聽傻眼了,原來他角色做的事他都不做!這就是本尊從年輕做起的保健養身之道。
雲昌湊熱愛戲劇,約1975年起便參加瓊州會館的話劇團,參演廣播劇。1984年,新廣(新傳媒前身)大力發展本地劇,原本在建築材料銷售這一行的他毅然加入,成了全職演員。在本地劇如火如荼發展之際,演員人才稀缺,他自然也是搶手的配角,經常三組劇一起拍,「那時根本沒法回家,我是去到哪裡睡到哪裡。」
雖然都演配角,雲昌湊敬業樂業,無怨無悔。他最難忘的兩部作品,一部是進電視台前拍的電影《荒唐世家》,他相信那是新加坡第一部電影;另一部是電視劇《燃燒歲月》,「我有三個老婆,曾慧芬、黎惠燕都演我的女兒,我有多達280場戲,基本上等於是主角了。」
儘管他演活各種角色,但他謙虛地說:「林中無鳥,麻雀稱王。」事實是,一輩子演戲,他也從未領過一個獎。問他怎麼想,他說:「內行人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也沒把獎項放心上,沒獎沒什麼好遺憾的,觀眾覺得我棒就好了。
曾兩度當老闆 經營印刷館開臨演公司
當年拍戲常出國,尤其是古裝劇,雲昌湊把握機會拍完戲就留下來自己旅遊,足跡遍布中國各省市,也很知足。
他從起步的千多元月薪,做到十年後5000多元,他承認待遇很好。可惜舒服的日子在1994年戛然而止。他說,電視台為了有新面孔,沒有跟他續約,他也沒有不滿,改以自由身接戲,一直演到今天。這幾年,雲昌湊連英語劇都軋一角,他也演出濃濃的戲味。演戲是一生所愛,他說,要「演到倒下為止」。
如果不是那麼愛演戲,雲昌湊可能會是個成功的商人吧。他在電視台最忙碌的八九十年代,一邊拍戲,一邊經營印刷館,一直到1999年,才被來勢洶洶的電腦化打敗收檔。但那12年已經讓他賺了一筆。
「我1986年用41萬元在楊厝港一帶買了一棟洋房,直到2018年才轉售。」記者打聽售價多少,竟然是原價的近十倍!
他離開電視台的時候,腦筋一轉,覺得自己當演員的經驗豐富,有利於開臨時演員公司,就這樣又做了老闆。
雲昌湊和老婆住在馬西嶺的五房式政府組屋,過著寫意的小日子。他有三個孩子,大女兒在本地當律師,老二在泰國當土木工程師,老三是澳大利亞地產公司高管,一個小演員培養三孩成材,也讓他驕傲。另外他也有四個孫子,兩男兩女。
活到這年紀,他的感言是:「人生沒有十全十美,要快樂,就不能什麼都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