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吸貓」一詞也在網上迅速走紅,據說像吸毒似的,一日吸貓,終生復吸。 可你知道嗎,在新加坡,貓不止可以用來吸,也可以成為一名光榮的貓咪治療師呢~ 今天,紅領巾就為大家介紹兩個提供「貓咪療法」的組織。

動物輔助治療的力量在歐美國家已普遍得到肯定,許多寵物主人帶他們的「毛孩子」(furry kid,對毛茸茸寵物的暱稱)加入義工隊伍,為慢性病人、精神重創者製造和動物接觸互動的溫馨時光。

01
救貓組織
Love Kunching Project
新加坡的許振鐧先生在12年前領養了第一隻貓後,便成為萬千貓奴中的一個。不僅如此,他還與太太一同創辦救貓組織 Love Kuching Project。

每個月,他們都會帶著「貓咪治療師」們到療養院和特殊學校,為老人家或有特別需要的孩子進行「貓咪療法」。老人家或有特別需要的孩子可以撫摸、擁抱,幫老人排遣孤獨,也能讓有特別需要的兒童放鬆身心。

許先生自己在家中領養了四隻小貓,其中,他的愛貓「Splotch」是一隻「貓咪治療師」。許先生稱,「性格溫順的野貓也能成為貓咪治療師,我們希望這能提高它們被領養的機率。要當貓咪治療師,至少要六個月大、接種過疫苗,不怕被陌生人觸碰等。」

02
新加坡貓咪輔助療法小組 CATS
新加坡貓咪輔助療法小組(Cat-Assisted Therapy Singapore,簡稱CATS),由愛貓人士沙里爾創辦。自2013年成立以來,每周都會為不同的醫院與醫療組織的病患提供貓咪輔助療法活動。

在活動現場,會有十多隻不同品種的貓咪各擺出個性姿態,熱情義工會向坐在輪椅的爺爺奶奶們做介紹,鼓勵老人家撫摸貓咪,和貓咪玩耍。

義工盧友敏說,狗比較活躍,貓則樂得當一件家具,老人和貓可以相處得很好。貓個性慵懶,表現比較冷淡,適合老人家的活動節奏。

義工許小姐稱,許多機構曾與他們接洽希望引入「貓咪療法」,但目前義工人數短缺,他們希望招攬更多義工,藉助「貓咪治療師」幫助更多人。
如果螢幕前的你,愛貓,有愛心。不如試試做一名義工,和貓咪一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吧。
聯繫方式:
救貓組織 :[email protected]
CATS:[email protected]
貓咪的陪伴,是安全感,也是寄託。
儘管淘氣的它們偶爾會製造些小麻煩。
但那又何嘗不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呢?
你和喵星人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
歡迎在評論區和紅領巾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