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膩了自然景觀,厭煩了逛街購物,帶著娃來坡看歷史文化建築吧。
世界各地各民族宗教的文化都濃縮在這裡,沉浸式感受這個年輕而充滿旺盛生命力的國家。
Civilian War Memorial
在新加坡高樓林立的市中心,一座高高的紀念碑並不起眼。紀念碑高達60多米,碑座用4種文字刻著「日本占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象徵著新加坡的四大種族,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歐亞人所經歷的共同苦難,以及那些死亡和埋葬在該處的人們。



良木園酒店
這家酒店,見證歷史,曾是戰犯法庭。
良木園酒店建於1900年,前身是德國僑民的聚集地條頓俱樂部。此後,這裡曾作為英格蘭里奇蒙和戈登公爵的府邸。
20世紀30年代末,酒店聲名遠播,溫莎公爵、英格蘭威爾斯王子等名人都曾來此下榻。
1941年二戰的戰火蔓延至新加坡,在被日本占領的三年期間,良木園酒店成為日本高級軍官的住所。戰後,英國軍政當局徵用酒店建築,作為戰犯法庭,直到1947年,酒店才恢復營業。




中央消防局
紅白磚和水泥牆,這座極具上世紀初英國愛德華時期建築風格的新加坡中央消防局老樓,建於1929年,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消防局。
退休的消防員將會帶你去看古董消防車,試穿消防服,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爬到消防車上體驗。



舊禧街警察局
這座於1934年建成的警察局,設有拱廊的六層建築具有濃厚的新古典主義,五顏六色的窗戶,是新加坡最具有特色的打卡地點。




孫中山南洋紀念館
孫中山南洋紀念館又稱晚晴園,是新加坡的文化中心,也是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和旅遊勝地。透過歷史文物,一窺當年的南洋華社領袖與孫中山先生之間的深厚情誼。



加文納橋
新加坡河上第一橋,興建於1868年。這座最古老的索橋,是首座連接新加坡河南北兩岸的橋樑。在靠近浮爾頓酒店的橋墩可以發現幾隻貓的塑像,據說是《金氏世界紀錄》里體型最嬌小的貓咪。



西樂索炮台
西樂索炮台的歷史比聖淘沙還早了百年,可追溯到前身的絕後島時代。英國殖民政府在1880年代在島嶼西部建造海岸防禦堡壘,設置了數台大炮,用來保護新加坡海港與南部海岸線。



如切/加東地區
如切/加東地區是新加坡最有活力的街區之一,新舊事物完美融合,家族企業和古雅店屋與時尚咖啡館和時髦精品店比肩而立。坤成路的標誌性店屋,是打卡拍照的最佳選擇。這些飾以柔和色彩的建築始建於20世紀二十年代,曾是土生華人的住所。
這裡能看到卡峇雅、珠繡鞋與其他土生華人用品,更能品嘗「娘惹粽子」、 「蝦醬雞漢堡」、「班蘭舒芙蕾」。



土生華人博物館
土生華人博物館深入探討新加坡土生華人的獨特文化和生活習俗。
土生華人博物館內上下三層展出了銀器、瓷器、珠寶、紡織品、食物和宗教用品等在內的豐富文物收藏。通過一些多媒體形式再現了土生華人的婚禮、習俗以及文化的時代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