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向新國立、南洋理工提供碩士學位申請時,這些學校最「反感」哪幾類中國申請者?不同專業的錄取標準有何差異?
在考慮申請新加坡碩士時,公立大學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和熱議的焦點。
特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這兩所分別在QS2024世界大學排名榜上位列第八名和第二十六名的頂尖學府,在2024年秋季入學申請中一如既往地成為了「大熱門」,吸引了眾多背景優秀的同學前來申請。

有些同學在提出申請收到錄取結果時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自身認為自己學歷背景優秀,學習成績也比普通學生優異,可是這麼優越的條件為什麼別的雙非學生被錄取了,自己卻被拒了呢?
即使申請者擁有出色的自身院校背景,但在名校申請中,往往存在著許多難以捉摸的因素。
由於名校往往有著自己的「偏好」,有些類型的學生在申請時可能會遭到拒絕,即使他們的背景再優秀。
因此,在申請名校時,除了確保自身背景足夠優秀,還需要深入了解名校的申請要求和偏好,以避免因不熟悉申請規則而與心儀的offer失之交臂。
舉一些例子:
有些同學在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時,不清楚某些專業需要提供GMAT/GRE成績,而只提供語言成績和均分。
或者對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某些專業,如媒體與傳播學,申請者在申請時如果有工作經驗,會更有優勢。
此外,許多同學不了解各個專業的申請截止時間,錯過了最適合自己的專業,轉而選擇了所謂的"熱門"專業。
現在,你是否明白了為什麼別人能成功申請到名校,而你卻不能?
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沒有準確把握名校的錄取要求和忌諱。
如果你不了解這些關鍵信息,就可能會在申請過程中犯錯,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最終卻無法獲得心儀的offer。

為了幫助大家更有效地提高申請成功率,本篇文章將深入剖析新二碩士最反感的幾類中國申請學生。
通過了解這些忌諱,你可以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申請策略,提高自己的錄取機率。

無論你是正在準備申請的本科生,還是想要進一步深造的研究生,本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名校「反感」學生類型
類型之一:不了解申請開放時間及專業
申請海外碩士專業時,了解申請開放時間及專業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專業的申請開放時間不同,每次申請者可以選擇多個院校多個專業進行投遞。
因此,在申請時,要結合自己的學校、課程、均分成績、語言成績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專業,並在申請截止前投遞。
最近,新加坡國立大學提前開放了企業商務分析科技、智能系統科技、軟體工程科技、海事技術與管理理學、藝術與文化創業、傳播學等碩士專業的申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也提前開放了部分商科和人文社科類的碩士專業申請,包括策略研究、國際關係碩士會計學、市場營銷學、商業分析、金融工程等。
近期,新加坡國立大學開放的專業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計算機學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則主要集中在理學院、國立教育學院、部分的人文社科學院以及南洋公共管理學院。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已經開放的部分提前批次專業和新開放的專業都還可以抓緊時間申請。
類型之二:不了解申請標準
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一直以來以高錄取標準著稱,被眾多申請者稱為「高分控」。
在23Fall申請中,這兩所院校更傾向於錄取來自985/211或Top海外本科的學生。
學生的均分普遍在85分以上,最低為80分。
人文社科類專業要求的雅思成績大多在7.0及以上,而商科類專業則需要提供GMAT/GRE成績,分數要求在700或300以上。
然而,也有一些申請案例表明,來自國內東北大學且均分不到80的學生成功申請到了南洋理工大學的電子學理學碩士。
對於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滿足雅思6.0和托福85+的條件可以申請理學碩士,但需要提供GRE成績,分數要求在320以上。
許多同學錯誤地認為只要高分就能成功申請,卻忽略了每個具體專業的申請標準。
這就導致他們在申請時沒有提供足夠的加分項,從而觸發了名校申請的「禁忌」。
類型之三:不了解申請「偏好」
除了成績要求之外,每個專業的申請標準也有所不同,有的專業可能更傾向於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
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些專業在申請時除了要求相應的語言成績,還需要申請者具備相關工作經驗。
如媒體與傳播學專業要求申請者具備一年以上的全職工作經驗。
但是,對於同一學院下的信息系統專業,大四的應屆畢業生也可以憑藉優異的成績成功申請。
因此,除了關注成績要求外,了解每個專業的申請「偏好」也是成功申請的關鍵之一。
以上文章介紹了學生在向新國立、南洋理工提供碩士學位申請時,這些學校最「反感」的中國申請者類型以及不同專業的錄取標準有何差異。
除了成績要求外,每個專業的申請標準也有所不同,有的專業更傾向於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
因此,在申請時,需要深入了解每個專業的申請要求和偏好,以避免犯錯並提高錄取機率。
也祝每一位同學,都能順風順水,考上自己理想的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