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憑藉其雙語教育環境、國際化視野及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持續吸引全球留學生。

雅思(IELTS)、托福(TOEFL)及多鄰國英語測試(Duolingo English Test)作為三大主流考試,分別覆蓋不同需求場景。
雅思(IELTS) 學術權威性與智能化評估並存
作為全球認可度最高的英語測評體系,雅思在2025年迎來多項技術革新。

01 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方面,口語題庫換題周期從每季度一次調整為每月一次,新增混合題型占比達35%,例如要求考生在2分鐘內分析折線圖並論述其對城市交通的影響。
寫作部分引入人工智慧評分系統,對邏輯連貫性、學術詞彙多樣性及數據引用準確性的權重分別提升至27%、33%和18%。

02 成績要求
新加坡院校對雅思成績的要求呈現差異化特徵。
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工程學院碩士項目要求總分6.5(單項不低於6.0),而法學院碩士申請者需達到總分7.5(寫作與口語單項7.0以上)。
私立院校如PSB學院的傳媒專業,則將寫作單項門檻設定為6.0。
值得注意的是,機考模式已成為主流選擇,2025年新加坡考點機考場次占比達82%,成績公布時間縮短至3個工作日,紙筆考試僅保留每月2場。
03 備考策略
備考策略需注重學術場景適配。
例如,針對新加坡高校偏好的學術討論話題,建議優先練習「人工智慧倫理」「跨文化團隊管理」等主題,並積累至少50組學術銜接詞(如「conversely」
「notwithstanding」)。
寫作訓練可參考《經濟學人》數據型社論,掌握「現象描述-數據支撐-政策建議」三段式結構。
托福(TOEFL) 學術深度與場景化考核並重
托福考試在2025年的改革聚焦於學術能力評估的精細化。

01 題型分布
題型分布方面,閱讀部分新增新加坡社會研究類文章,占比達40%,內容涉及組屋政策、多元文化融合等本土議題。
聽力部分引入多人學術討論題型,要求考生在5分鐘內歸納三位學者的觀點分歧。

寫作模塊則強化批判性思維考核,例如針對「政府是否應限制私立大學學費漲幅」的議論文,需在20分鐘內完成立論、反駁與結論。
02 成績認可度
新加坡高校對托福成績的認可度持續分化。
公立大學中,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項目要求總分100(閱讀25以上),而新加坡管理大學(SMU)商學院將門檻提升至105分。
私立院校如Kaplan的合作學位項目,普遍接受總分80分的申請者,但熱門專業如金融分析需寫作單項22分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家庭版托福考試的認可範圍擴大,約89%的新加坡院校將其視為等效成績,但部分專業仍要求線下考場證明。
03 高效備考
高效備考需攻克本土化考點。聽力部分需熟悉新加坡英語口音特點,例如「three」發音接近「tree」,「park」尾音輕讀。
閱讀訓練可重點分析《海峽時報》社論,積累「CPF公積金」「GST消費稅」等高頻術語。

寫作模塊建議每周完成3篇政策分析類習作,採用「論點-數據-反論點-強化結論」四段式框架,確保邏輯密度符合評分標準。
多鄰國英語測試(Duolingo) 便捷性與學術嚴謹性平衡
多鄰國英語測試在2025年實現技術跨越式升級。

01 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方面,自適應算法引入「難度補償機制」,即連續答錯3題後自動降低後續題目難度,避免考生因單題失誤導致總分大幅波動。
題型庫新增「互動寫作」,例如模擬回復教授郵件,要求10分鐘內完成格式調整、問題解答及禮貌用語嵌套。
監考系統搭載行為識別AI,可實時檢測視線偏移、環境噪音等75類異常信號,作弊者成績作廢率較2024年下降62%。
02 成績接受度
新加坡院校對多鄰國成績的接受度呈現兩極趨勢。
公立院校中,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機械工程專業要求總分125(閱讀單項130以上),而私立院校如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多數本科項目接受總分105分的申請者。

數據顯示,約73%的考生選擇多鄰國作為雅思/托福的補充考試,其中81%因出分速度快(平均37小時)和費用低(49美元)作出決策。
03 高效備考
備考需強化時間管理與應變能力。
閱讀部分建議進行「變速訓練」,即前5分鐘保持每分鐘220詞速讀,後5分鐘切換至精讀模式。
口語樣本需準備10個高頻話題模板,例如「遠程辦公利弊」「可再生能源投資」,每個模板包含3個論點及2組支撐數據。
寫作練習可專注於郵件、備忘錄等實用文體,掌握「目的陳述-信息分層-行動呼籲」標準化結構。
橫向對比與決策框架
選擇語言考試需綜合評估個人基礎、目標院校及時間成本。

學術能力層面
雅思與托福更適合需長期備考(3-6個月)、目標衝擊頂尖公立大學的考生;多鄰國則適配基礎較弱(CEFR B1水平)、申請周期緊迫(1個月內需提交成績)的群體。
費用成本方面
雅思與托福單次考試支出約為2100-2200元人民幣,多鄰國僅為340元,但部分院校要求多次考試成績疊加認證,隱性成本需納入考量。
新加坡院校申請需關注隱性門檻。
例如,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雖標註托福總分92,但近三年錄取者均分達102;PSB學院傳媒專業多鄰國成績建議高出官方要求10分以增強競爭力。
此外,約68%的院校在語言成績有效期屆滿前3個月即要求更新證明,需合理規劃考試時間。
2025年的新加坡留學申請,本質是資源競爭與個人效能的綜合博弈。
語言考試的選擇需植根於目標院校的錄取數據、個人學習風格及時間管理能力。
雅思的學術權威性、托福的北美體系適配性及多鄰國的靈活優勢,共同構成多元解決方案。
建議申請者提前9-12個月啟動備考,通過官方模考平台定位薄弱環節,結合AI糾錯工具(如Grammarly語法修正、ELSA口語評分)進行精準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