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淨整潔的街道,翠綠欲滴的棕櫚樹,享譽全球的魚尾獅,還有那一望無際的碧海藍天和令人過目不忘的黃金夕陽。除了絕美的赤道自然景觀外,這裡還有個新加坡及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視覺藝術中心——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你怎容錯過。

文化與歷史是孕育一個民族的根本,而國家美術館自然也是國家最高藝術與文化的展示平台。新加坡作為亞洲連結世界的重要水上經濟和文化中心,自然也擁有著大量的東南亞歷史的珍藏需要相應的藝術博物館去收藏。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應該說是整個新加坡最有故事的建築物。它由新加坡前高等法院和新加坡政府大廈改建而成,兩棟建築一棟建於1926,一棟建於1936,那時的新加坡還處在在英國殖民時期,所以保留了歐式的感覺,看那大大的羅馬柱就知道了,包括一磚一瓦,木質天花吊燈還有扶手,都在時間的緯度里默默地走向百年。

許多與新加坡建國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都是在這裡發生的。比如1945 年英國在這裡接受日本的投降、總理李光耀宣布了新加坡的自治以及與馬來西亞的合併。在2005年8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布,將最高法院與政府大廈結合改造成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位於聖安德烈路1號,總面積64,000平方米,藏品約有一萬多件,館內最古老的東南亞藝術收藏可追溯到19世紀。走進國家美術館,可以看到15000個鋁板平鋪而成的黃金屋頂,它將兩座新古典主義建築相連。

當年李顯龍決定將兩棟建築打造成國家美術館,就定位了要做東南亞最好最大的美術館,且在改建的過程中要求保持原貌不能低於80%。這裡還保留了當年高等法院的法庭,拘留所等,都很值得來看看,身處其中,就好像時空穿梭到了那個年代,別有視覺感。

美術館外觀具有歷史性,但是內部卻又非常現代,不像烏菲茲的古老,也不像渥太華的後現代,它集合了歷史與現在,它已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綜合性視覺藝術機構。

步入大廳,陽光從淡金色和銀色的屋頂中漏下,工程師盡力在保持歷史的同時,植入樹狀支架,在頂部設置掐絲金屬和玻璃組成的屋頂。希望用類似天然材料編織的形式為大家帶來一個美麗的公共空間,為登到頂層的遊客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有一面牆,牆上的銘文雋刻著給藝術館捐資的企業和個人。中間首位是新展銀行,還有新加坡移動通信等。然後你就會見到這個高高的台階,梯級上的投影告訴了參觀者:這裡是欣賞藝術品的地方。

上了這個台階,有一座維多利亞女王雕象,是她登基五十周年時,由新加坡華人贈送的禮物。這層展廳稱為星展新加坡展廳,顧名思義,是由星展銀行捐建的。展覽的名稱:貴姓大名?參觀指南說,通過這個提問,希望激發人們思考:藝術以何種形式介入個人和社區生活?如何透過新加坡藝術來認識這片土地?

兩座老建築面積很大,樓層也很高。不過不用耽心爬樓太累,每層都有N個電梯方便參觀者。新加坡通行很方便,電梯很多,從沒有不開的時候。

美術館總共有四層,分了非常多的展廳,包括新加坡藝術,中國藝術,東南亞藝術等,古代現代的都有。而且這裡真的彙集了太多名家作品,在一個美術館看到一兩位名家的作品不難,但是這裡何止一兩位。

原有的內部空間——老審判室、充滿陽光的大理石公共走廊等,被仔細保留了下來。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希望能重點培育本土文化,東南亞人們對藝術的理解和鑑賞普遍不深,藝術教育和鑑賞應該從小抓起,因此,國際美術館特別設立了藝術教育中心。專為小孩子而設,最大的場景是把故事書變成實景,可以讓孩子身在其中,發揮想像講故事。

在這裡可以參加各種啟迪性的體驗項目,包括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觀看展覽、參加藝術家座談會、策展人探討會和各種講座,從不同角度深入認識展覽。家庭和學生還可以在這裡體驗東南亞地區首個專注於藝術教育的學習中心,通過參加一系列精心組織且氣氛活躍的學習項目和活動,讓學生沉浸在創意十足的學習環境中。

即使這兩座建築已被改建成了向公眾開放的先進博物館,相關部門仍在採取嚴密的保護措施,以確保這兩座國家古蹟得到良好的維護。國家美術館占地64000平方米,是新加坡最大的視覺藝術殿堂,也是東南亞地區面積最大的視覺藝術場館之一。

作為新加坡藝術桂冠上最新的一件珍寶,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是一座嶄新的視覺藝術殿堂,收藏有新加坡及東南亞舉世無雙的現代藝術珍品。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專門收藏探討新加坡及東南亞的獨特藝術、文化遺產和歷史的美術作品,為新加坡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非常值得一睹其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