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4月19日)S-AEIS考試成績放榜,一批孩子考過,拿到了今年入學的最後一次入場券。
10幾歲的外國留學生來新加坡,大多數是衝著入讀政府中小學的目標。
大家都知道政府學校教學質量好、費用親民、升學優勢多,也明白必須要通過AEIS(或S-AEIS)考試。

從錄取率來說,通過考試並不容易。具體數據至今是個謎。
比如,今年4月S-AEIS考試的報考人數超過1000人。但是,全新加坡320所政府中小學總共錄取了多少人,除了新加坡教育部,沒人知道準確數字。所以具體的錄取率也無法計算出來。
但整體來說,AEIS通過率很低,從8%到20%的說法都有。
來新加坡留學,是影響孩子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決定,留學和職業規劃必須慎重。既要展望美好未來,也應該有應對出師不利的預案。
失利考生怎麼辦 面對高達80%淘汰率的AEIS考試
方案一: 堅持考政府學校,用實力打機率戰
首先要澄清一個概念:進入新加坡政府中小學,是以一個學生一次或多次AEIS/S-AEIS考試里成績最佳的一次來計算的。一次通過即可入校,其它的失敗次數就不值得一提了。
根據這個概念,看AEIS考試成績,不應該以一次通過率為準,而應該看最終是否成功,這個結果更重要。
簡單來說,就是85%的考生最終都能進入政府中小學。因此它值得努力。
大家都說AEIS難,是因為許多外國留學生對英語做題不熟悉,這個困難是可以通過更長時間的複習,更多次數的考試來消弭的。
為了更好的說明這個數據,我們用一個大概粗略的模型來演示:
一次考試的通過率如果是15%,一般來說,2次考試通過率能達到40%,3次考試能達到通過率65%, 4次考試能達到85%的通過率。
【注釋一】:15%這個數據來自10%-20%這個常見區間的中間值。
【注釋二】:第一次考試對於許多孩子來說是熟悉考題,第二次考試也是孩子的進步最快的時間,所以增長最明顯。
【注釋三】:總體通過率不是簡單的累加次數,也包括學生水平的提升,應該是指數級的上升。

簡單來說,只要決心足夠大,四次考試(兩年準備),絕大多數孩子都能入讀新加坡政府中小學。
這個模型很粗糙,不同的年齡段學生的增長曲線也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比如,越小的孩子,第二次考試比第一次考試的提升就越明顯。英語說到底是一種語言能力,越早打基礎越好。因此,對給孩子規劃教育的家長來說,也建議從早計議。
很多人考一次或兩次就放棄,讓AEIS的通過率看起來特別低。但是堅持到第三次、第四次,往往都能感受到質的提升,並最終成功上岸。
當然,這兩年的備考,對孩子和家長信心及毅力都提出了要求。但是只要做足夠的心理準備,就能克服困難。比起淺嘗輒止的家長學生來說,新加坡優質教育更青睞那些堅韌的學生,本質上這也是一種篩選和選撥的機制。
幾次考試後仍未通過的15%學生,可考慮再去讀國際學校或私立學校。幾次認真的備考經歷,這一批學生的數學和英文也接受了嚴謹的訓練,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私立學校里也相對撥尖。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費的。
雖然通過率因人而異,但也有一些學校會與學員簽訂通過保證書,比如志成學院。學院會定期給學生做英語摸底測試,如果預估學生的通過率能達到95%,就會出保證書。萬一學生沒通過,就會免掉學院後期的學費,直到通過為止。
進入到政府學校的學生,日後在申請初級學院和理工學院時,有絕對的優先權,並享受高級母語和課外活動對升學所帶來的優勢。相反,在政府學校以外的中學生,沒有資格參與教育部對初級學院或理工學院的統一申請渠道(JAE),也不能利用高級母語和課外活動的成績爭取進入更好的學校。所以堅持考AEIS所付出的時間和努力對後期的升學是值得的。
方案二: 進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的學費要貴一些,大概是3-4萬新幣一年。
國際學校也有很好的,有部分孩子的確適合這個。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是先在國際學校上課,等待下一次AEIS考試,一旦通過,就轉入政府中小學。
家長還需要考慮學習方向的問題:如果目標是政府學校,那麼國際學校的課程安排不一定針對AEIS考試;如果目標是學習英文及數學以外的科目,那麼國際學校的課程安排就沒問題。

方案三: 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良莠不齊。如果進到教學質量沒有保障的學校,學生一旦滑出主流升學渠道,最終可能只能選擇所謂的「野雞大學」拿一個文憑,留在國外找工作難,回中國也很難被承認。
方案四 回中國讀書
這種情況回國的話,很可能導致降一級甚至兩級入讀。這讓有些家長或學生難以接受,不是最好的選擇。
風物長宜放眼量,人生道路幾十年,不要因為一兩年的周折而放棄最適合的選擇。如果考了幾次成績仍不理想,之後再決定回國,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一旦選擇,就需要把心態調整好。
教育規劃,是考知識,也是考策略和考心態。
整體來說,一旦決定AEIS(或S-AEIS)考試,就要做破釜沉舟的準備,向死而生,反而水到渠成,大多數能如願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