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第11屆亞洲大學排名,共有來自31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669所高校參與排名。

▪ 清華大學榮獲亞洲第一,連續四年蟬聯亞洲大學排名榜首,北京大學第二。
▪ 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四年蟬聯亞洲大學排名第三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排名第五。
▪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再次蟬聯亞洲排名前三。
日本今年再次成為最多高校入榜的國家,共有117所。其次是中國大陸(95 所)、印度(75 所)、伊朗(65 所)和土耳其(61 所)。
2023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採用了包括5個大項13個具體指標在內的評價標準。
排名評價五大指標:教學(25%)、研究(30%)、引文(30%)、國際展望(7.5%)和行業收入(7.5%)


SG

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國立大學已連續第四年在排行榜中名列第三。今年在教學、研究、引文和行業收入相關指標取得進步,總分為87.2分。
南洋理工大學則在教學、研究、引文,和國際展望相關指標有所進步,連續三年排名第五,今年的總分為79.2分。
THE發言人表示,國大和南大繼續在排行榜中列入前五名位置,是因為它們不僅是研究密集型大學,也是領先的全球研究和創新中心。
國大表示,后冠病疫情時代的全球高等教育景觀,迫使教育機構重新審視他們的運作框架,國大也不例外。「接下來,國大將專注於在大學教育和終身學習方面繼續推動創新,協助學生和校友在未來經濟中有所發展、大幅度提升轉化研究的影響力,打造成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創業生態系統之一。」
南大表示,校方會繼續在教育、研究和創新方面追求卓越。南大近年來也推出多項重要項目,包括可持續發展框架,以及幫助學生為加入職場做好準備的跨學科協作核心課程計劃。「南大致力於通過長期投資和戰略選擇,支持我們藉助跨學科教育和研究,培養領袖並發揮社會影響力的使命。」

CN

中國:
China
今年中國大陸共有95所高校上榜,在前十名中有四所來自中國大陸的高校。
清華大學繼2019年首次斬獲第一名之後,連續五年保持首位;北京大學則連續三年保持了第二名的位置,中國大陸高校連續三年占據了前兩名。
除這2所高校外,本次進入亞洲排名前50的大陸高校還有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 等14所高校。

THE首席全球事務官貝提說,這個排行榜說明亞洲的大學在研究和創新領域是全球最有創意和充滿活力的大學,也反映出這些大學在全球傳播知識和理念方面,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亞洲大學在研究影響力方面的增長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尤其是商業和經濟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相關的研究,被引用的頻率相當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