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國際學校中的「黃金戰車」東南亞聯合世界書院(UWC)和德威國際學校先後開始新學期招生。

不少家長和學生開始蠢蠢欲動,意騰學姐近日接到諮詢也是絡繹不絕,其中不少家長對轉入名校勢在必行。究竟,一所優秀的國際學校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新加坡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匯地,其高質量的教學水平深深吸引著國內學生大批量湧進,低齡留學也在這幾年紛紛流行起來,導致新加坡政府小學學位緊張。
往往國際學生都在激烈競爭新加坡小學學位時,卻忽略了新加坡除了擁有一流的教育體系,還有一批數量相當、高質量的國際學校和世界知名國際學校,這些依然可以成為國際學生留學新加坡的選擇!
師資:世界名師雲集
新加坡本身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來看,其教育的投入大,師資質量的要求可想而知是有所保證的,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均以重金聘請來自世界各地有名望的教師任教,且教師絕大多數都來源於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母語為英語的國家,教師的教學經驗也十分豐富。

課程:國際課程
新加坡的三十幾所國際學校里,有很多所世界知名的國際學校,比如世界聯合書院、東陵信託學校等。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主要採用IB課程體系,而且IB課程成績全亞太區最優。
IB是世界通用的國際學校標準課程,學生可以直接申請入讀120多個國家的4000多所大學。而且申請世界名牌大學優勢明顯,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劍橋、牛津等,都把IB視為最具含金量的高中文憑。

新加坡IB課程考生及格率高達98%,而全球平均及格率只有68.73%。全球考獲滿分考生中有六成來自新加坡。除此之外,新加坡考生的平均成績是38.49,也比全球考生28.58的平均成績高出近10分。

生源:國際學生
新加坡國際學校,學生多民族多國家,中國學生的比例較低。無論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是純英語的環境。以史丹福美國學校為例,中國學生的比例僅為10%左右。
在純英語的學習環境下可以激勵國際學生更加積極地去學習英語,而新加坡本身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文也屬於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相對於國內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的大環境,新加坡的環境更利於學生適應。
根據2018年全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國和新加坡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三個方面的能力不相上下。

由於新加坡政府學校入學的種種要求,幾乎所有選擇新加坡教育的家庭第一站選擇的都為國際學校。
出於對優秀的追求和孩子未來的期望,UWC和德威這種大牌名校總是家長的追捧對象。
然而現實情況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在一開始來新加坡時順利入讀自己的理想學校。
由於學位、語言能力、入學考試等方面的影響,不少孩子一開始都難以進入理想院校。
因此,大部分學生選擇先在新加坡入學,同時參加英文培訓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並對針對入學考試進行重點複習,之後通過轉學的方式進入國際名校。
付出這麼多,繞了這麼一大彎,究竟值得嗎?無解!
但是,在UWC和德威,孩子或許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從最直接的角度出發,優秀的排名,出色的成績,就是最吸引家長和學生的「賣點」。較高的升學率,意味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入讀名校。
其次,高質量的師資、優秀的教學質量和良好的教學器材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此外,優秀的學校必定匯聚更多優秀的人才,包括老師和學生,這也就意味著孩子能在校園裡結識更多優秀的朋友。
在這方面,無論是對行為習慣的培養還是日後人脈資源的積累,都是有益無害的。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轉學,畢竟不同孩子都教學環境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對不同教育體系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也並不是排名較後的學校就沒有優秀的學生,環境和老師並不是決定一個孩子學習效果的根本原因。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家長的監督在這其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後
儘管中途轉學是不少家長和孩子選擇的路線,但是意騰學姐還是要提醒大家,國際名校始終是國際名校。
作為「黃金戰鬥機」它還是保持著自己的高姿態,入學考試並不是讀懂英文就可以通過的,學校會綜合考慮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選擇他們希望的學生。

因此,雖然已經有一定的國際教育學習經驗,但是孩子們還是應該始終保持學習的狀態,好好準備入學考試,這才是順利錄取的唯一途徑。
祝各位正在轉學的寶寶們一切順利,成功進入理想的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