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19《新加坡人口簡報》出爐!對移民的態度是

2019年09月26日   •   1萬次閱讀

今天(9月25日),新加坡《2019年人口簡報》出爐。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的總人口570萬,比去年增長了1.2%

其中,新加坡公民人口為350萬,年比增長0.8%。而永久居民(PR)有53萬人,人數相比較去年的52萬人來說,依然處於穩定狀態。新加坡居民(公民+PR)總人口,年比增長也為0.8%。

新加坡非居民人口(各類准證持有者,EP、SP、學生准證......)目前接近168萬,年比增長2%。工作準證持有者增幅最多,服務業持續增長以及建築業復甦而聘用更多外國人,推動了非居民人口的增加。

新加坡華族人口在過去10年占比上升,但是聯繫華族在新加坡生育率最低的事實,或許印證了在過去10年,越來越多華人移民到了新加坡。

相比較之下,印度移民可能是不太多的......

實際上,從1911年至今,新加坡各民族比例基本維持不變,華人人口占新加坡人口比例72.4%,十分穩定。

許振義《布衣南渡》一書認為,新加坡三大主要種族中,華人人口最多但生育率最低。為了保證新加坡人口結構維持自1911年來的「黃金比例」,政府引入的新移民以華人為大多數。

不過,與二戰之前的移民潮不同的是,1990年到2010年的這些移民並非被迫出洋討生活,而是以高學歷、高能力者為主,不乏企業家、學者、專業人士、藝術家等。另一不同是,早年移民主要來自閩粵瓊等地,極少數來自浙、滬,而本次移民潮則來自中國大陸各地。這些華人新移民的到來,大大豐富了新加坡傳統華族文化的內涵和形式。

不過,雖然新加坡人口依舊在增長,卻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風險,55歲以上的人口在過去10年急速增加。而0-19歲的年輕人,人口卻在減少......

新加坡年齡在65歲或以上的老人占了16%的總人口,同比去年增長了0.8%,與十年前相比,新加坡居民擁有更長的壽命,其中女性壽命比男性更長。2018年常住女性的預期壽命為85.4歲,比常住男性的81.0歲長4.4歲。

新加坡人口年齡中位數比去年提升了0.3歲。對比30年前,則提升了10歲以上......

老齡化帶來的後果,讓年齡在20-64歲的人對比65歲以上的老人比率,繼續下跌,從去年的4.8:1到4.5:1。也就是說,未來會加重年輕勞動力的負擔

人口老齡化的背後,部分是由於新加坡的生育率和結婚率持續走低。新加坡新生兒出生人數從2017年的39615人下降至2018年的39039人。

其中,居民出生人數(即,至少有一名父母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的出生人數)也下降了1.1%。過去五年的居民平均年出生人數,高於2009年至2013年的平均水平。

新加坡居民的總生育率(TFR)從2017年的1.16下降至1.14

沒有變化的是,在新加坡的女性居民人數繼續超過男性居民人數。截至2019年6月底,在新常住人口中,男女比例為0.957:1,每千名女性對應957名男性。

雖然新加坡男生不會面臨「幾男爭一女」的困擾,但是結婚率並不高,2018年只有27007個婚姻登記,較2017年的28212個婚姻登記減少4.3%。

不過,在過去五年的年平均結婚人數為27984,高於2009年至2013年的平均水平26378。看來,新加坡政府近幾年的「催婚」政策,還是行之有效的?

點擊上圖了解詳情

與2008年相比,2018年新加坡所有教育背景的新娘初婚年齡中位數都增高了。對於新郎來說,中學及以下學歷的初婚年齡中位數從2008年的31.5歲,下降到2018年的30.5歲。

2018年,擁有大學學歷的新郎和新娘的初婚年齡中位數最高,分別為30.6歲29.0歲

對新加坡居民來說,好消息是:新加坡家庭擁有房屋的比率,是過去19年來的新高,達到了91%。基本上是「居者有其屋」了。

在新加坡,居住人口超過25萬的區域,分別是:勿洛,裕廊西,淡濱尼和兀蘭。其中在勿洛住的人最多,有279380名居民。

而在居民家庭中,住三房式組屋的越來越少,更多人在過去幾年住公寓。

可能,人是越來越有錢了吧.......

不過沒有孩子的家庭也越來越多,自己一個人住的比率也上升了。

這時,就不得不想起新加坡的「小目標」:2030年,要把新加坡人口增加至690萬人!

看了今天的人口報告,發現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加劇,生育率繼續下跌。雖然2019年人口增長了10萬人,可現在距離2030年只剩10年了.....

於是,新加坡政府開始瘋狂撒錢,求新加坡人生孩子~

首先,他們幫大家找對象.....去年3月開始,新加坡政府開始了「你相親,政府買單!」的活動,逼著單身男女去約會~

有對象了?那下一步就是結婚生娃啊!於是,新加坡政府出現了各種催生的廣告。比如,放眼望去滿地鐵站全是小蝌蚪,和一些不可描述的畫面…...

在人力緊缺的情況下,對於肩負生育重任的女性,國家希望她們多工作的同時也多多生育,設計出一個「Working Mother」的補帖。

再看看新加坡前領導人李光耀,當年為了讓人生孩子,有理有據地「催婚」女博士,新加坡政府真的好!捉!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