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就業條件相同 女性收入比男性少6%

2020年01月10日   •   4788次閱讀

女性傳統上被賦予照顧者角色,以致得在職業發展上妥協,最新數據顯示,即使年齡、學歷、工作性質相同,女性的收入仍比男性少6%。

人力部首次統計經調整男女收入中位數差距(Adjusted Median Gender Pay Gap),以評估同樣就業條件的男女收入相差多少。 根據調查報告,同樣年齡、學歷、職業、行業,以及工作時長的男女,2018年收入中位數差距為6%,比2002年的8.8%小。 當局是按《全面勞動力報告》的數據進行統計。2002年的數據是最久遠的可比數據。

人力部在報告指出,這6%差距是受調查範圍以外的因素左右。社會普遍指望女性在家相夫教子,女性生育後請假或離職的可能性較高,難以累積工作經驗,以致擢升機會和收入都落後於男性。 根據報告,在許多國家,包括英國、美國和斯堪的納維亞,男女的收入在生育前差距不大,一旦生下第一個孩子,差距就明顯擴大。 調查發現,在年齡、學歷、職業、行業、工作時長五個因素中,職業對收入差距的影響最大。 若沒經過調整,2018年的男女收入中位數差距實為16.3%,單單調整職業一個因素後,差距就縮小至9.3%,其他因素的影響則微不足道。 兩性相關勞動經濟學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潘韻芬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資格相同的男女,通常在有了孩子後會選擇截然不同的職業。 「這可能是因為個人選擇、某些束縛如關於誰該照顧孩子的社會規範,甚至是因為差別待遇。」 改變傳統男女角色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潘韻芬說,許多國家的經調整男女收入差距十幾二十年來不變,黏著度頗高,新加坡的經調整收入差距16年來也才縮小2.8%。 她指出,男女收入差距要縮小,關鍵在於夫妻如何分擔家務,以及職場是否只獎勵固定長時間工作的人。 「只要夫妻其中一人,通常是母親,得不斷在職業發展和家庭之間做選擇,只要市場繼續賦予靈活工作負價值,收入差距想必會維持不變。」 記者:陳勁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