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亞洲教育無需爭議的高地,其教育制度更是在繼承了西方精英教育體系的基礎上,融入了自身獨有的理念與模式。無論是私立公學,還是公辦鄰里學校,都深信教育服務的使命是給所有孩子提供一個平衡和圓滿的教育環境,以幫助學生髮掘潛力,培養解決問題和創造新機遇的能力。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一所位於裕廊西的男女混合鄰里學校 - 文禮中學(Boon Lay Secondary School)

院校介紹
文禮中學(簡稱:BLS)於1977年在Boon Lay Way與Jalan BoonLay的交界處建校。當時共有13個班級,其中7個為英文授課,其餘6個為中文授課。文禮中學於 1979 年由時任國會議員Boon LayNgeow Pack Hua宣布正式啟用,並於 1998 年成為一所純英語學校。現如今的文禮中學是在2017年由舊文禮中學和先驅中校合併的新式中學,它代表和傳承了兩所中學近70年的文化和傳統。自兩所學校合併以來,文禮中學鞏固了過去的優勢和傳統,並開始以新的願景開拓進取,致力於使學生能夠實現他們的夢想。

文禮中學正門
學校理念
文禮中學希望成為一個由學生和教職員工組成的大家庭,致力於激發每個孩子成為一個負責任的、熱情的學習者和領導者。同時,學校的使命還在於向每個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為家庭、社區和國家做出貢獻。
學校價值觀關鍵詞:文– 智慧,精– 卓越,禮– 尊重,誠– 真誠
高光地標
BLS文化遺產花園
為了保護以及傳承舊文禮中學和先驅中校的文化和歷史遺產,學校修建了BLS文化遺產花園以及畫廊,坐落於學校正門前方。畫廊清晰記錄了學校的過去,現在,以及對未來的願景。

文禮中學俯瞰花園
BLS智慧橋
1978年,美術老師Foo Yong Yang先生設想了在一個有小丘的池塘上建一座橋,供學生在橋上盡情地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小丘最終被命名為「文泰」,而池塘便是「禮池」,這也是學校的名字- 「文禮「的由來。它象徵著學校希望每個學生在學業生涯的盡頭髮揮創造。「智慧橋」的複製品已在現在的校舍內建造。

BLS智慧橋
課程體系
文禮中學採用了新加坡教育部統一規定的國家課程,通過8個學科組(手工與科技、英語、人文、信息技術、數學、母語、體育和科學)設置了33門課程,包括地理、歷史、科學(物理、化學、生物)、高等數學、華文、英語文學、電腦應用、設計與科技、營養學與烹飪等。
課外活動
CCA(Co-curricular Activity)課外發展計劃
體育:籃球、籃網球、羽毛球等。
制服團體:全國學生軍團、全國學生民防團、全國學生警察團等。
表演藝術類:唱詩班、傳統民樂社、現代舞社、馬來舞社等。
興趣社團:CyberAce、AVA活動社等。
現代舞社
CyberAce是一個校際信息通信和技術 (IT) 俱樂部,對攝影、設計以及機器人等技術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在這裡提高他們的邏輯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CyberAce 由三個不同的團隊組成;攝影、設計和機器人。攝影團隊負責日常捕捉學校活動中的重要時刻,而設計團隊則負責使用 Inkscape 等應用程式為學校的社交媒體頁面製作宣傳材料。機器人團隊則利用他們的編碼能力在一系列城市競賽中為校爭光。

CyberAce機器人興趣小組
AVA活動社旨在組織學校重大活動,例如節日慶典、頒獎典禮、教師節、國慶節、畢業典禮、課間音樂會和其他臨時活動。另外,學期內每日的早會也由活動社成員主持。

AVA活動社音樂節彩排
入學條件
2019/20 PSLE錄取分數線:
- 快捷源流:188-268
- 普通源流(學術類Academic):152-187
- 技術源流(技術類Technical):106-150
註:數據僅為參考,達到前一年最低入學分數並不能保證被學校錄取。
詳情請見學校官網: https://www.boonlaysec.moe.edu.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