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實施入境限制兩年,相信不少人想再次到日本遊玩。(法新社)
作者 許耀泉
說真的,新加坡人到底有多想再回到日本旅遊?
最近日元走軟,錢幣兌換商就發現兌換日元的顧客增加了;儘管日本當局尚未公布旅客入境相關的限制或注意事項,本地一家旅行社舉辦日本旅遊展,還是吸引了200多人預訂旅遊配套。
就連上個星期到日本訪問的李顯龍總理,也沒忘了替國人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傳話: 「(新加坡人)希望日本能重開邊境,屆時班機一定客滿。」
國人望眼欲穿,但在疫情後的日本旅遊,會是怎麼樣的情況?日本在五月的最後一周開始的「測試旅遊團」,或許能讓我們看出一些端倪。
測試旅行行程側重觀光
岸田文雄於5月26日宣布,計劃6月10日起正式恢復允許小型團外國遊客入境。但在這之前,日本當局已經試行允許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泰國和新加坡的小型團客入境。
第一批美國遊客於5月24日抵達日本成田機場,其中,六人來自夏威夷,一人來自洛杉磯。

日本栃木縣的東照宮,於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聯合早報)
這七名遊客進行八天七夜之旅,分屬兩團,第一團的行程主打日本著名的寺廟景點,包括栃木縣的東照宮和長野縣的善光寺。
另一團的行程則包括岩手縣的花捲溫泉鄉和山形縣的最上川。

最上川入秋時分的景色。(聯合早報)
同樣是試辦團,包括這次首批團客在內,接下來總計會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及泰國約50名觀光客入境日本,乘搭新幹線或國內航班到日本的12個縣觀光。
入境手續繁瑣 行程滿檔少自由
來自夏威夷的Nadine Shimabukuro告訴日本《朝日新聞》,她花了大約兩小時完成入境手續,包括接受冠病檢測。
同樣來自夏威夷的Sonya Miyashiro則向彭博社形容她好不容易完成繁瑣的手續,抵達酒店客房後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終於到了,讓我吻一吻這地面吧。」
據彭博社報道,旅行團團員行程滿檔,自由活動的時間少,還有導遊一路緊隨。
此外,團員也面對諸多限制:
導遊每天早上會為團員測量體溫,檢查健康狀況;
團員每次登上觀光車時,一名工作人員會為他們噴上搓手液;
儘量不要摘下口罩;
避免在觀光車上吃東西;
在餐館用餐時也儘量少說話。
好消息是,日本依據各國的冠病疫情,把它們劃分為紅、黃、藍三個級別後,新加坡被列入藍色級別,也就是冠病傳播風險最低的級別。
因此,從6月1日起,新加坡人無論疫苗接種狀態,入境日本時都不必接受冠病檢測或隔離。
這或許意味著,國人須完成的入境手續會比上述「測試旅行」的遊客簡單。
但是,新加坡遊客仍須申請簽證,並出示出發前72小時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日本何時開放國門 人民的顧慮和選舉後疫情都是因素
儘管日本旅遊業者殷切盼望日本旅遊業早日恢復,好些日本媒體都報道,日本人民仍擔憂開放國門會導致冠病病例再度激增。

大量遊客也為日本一些旅遊勝地帶來問題。(檔案照片)
此外,也有媒體報道稱,日本一些旅遊勝地吸引大量遊客,為當地帶來不少問題。
以深受遊客喜愛的京都為例,當地居民就表示: 少了大聲喧譁、無禮對待當地居民的遊客,讓家園「恢復寧靜」,仿佛回到20年前「那令人懷念的老京都」。
除了人民的擔憂,日本是否進一步開放旅遊業,可能還得視7月參議院選舉後的疫情而定。
日本相信總有一天會恢復旅遊活動。希望到時我們還能像疫情前那樣,在日本自由地趴趴走,隨意欣賞當地的風景和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