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到河畔2019入口處設有一道龍形大拱門,龍身蜿蜒纏繞,形似數字「200」,以紀念新加坡開埠200年。(圖取自聯合早報)
(新加坡訊)在新加坡濱海灣浮動舞台舉行的春到河畔2019除了有30餘座巨型燈飾展出外,首次邀請來自美國、澳洲、中國和義大利的煙花藝術家參與設計,三晚所燃放的煙花每晚不同。
煙火、科技和燈飾,春到河畔2019三大亮點陪訪客過大年。
今年在濱海灣浮動舞台舉行的春到河畔將從2月3日開始持續至10日,主辦方除了精心設計30餘座巨型燈飾展出外,更融入多達22種新元素,強調三大亮點。
裕廊集選區國會議員洪維能說,往年場地中心舞台前方僅安排1000張座椅,供訪客觀賞表演,而今年,主辦方首次設置能容納2萬6000人的觀眾席,並已將免費入場券發放完畢。
洪維能也是春到河畔工委會主席。他指出,今年的表演舞台比往年長八米,高一米,前方不再設置座椅,而改為大型觀眾席。
這樣,不僅能容納更多想看錶演的公眾,派票活動相信還可吸引不少首次到訪者。「短短几小時內,三晚近10萬張票便發光。往年春到河畔第一晚訪客都比較少,大約3000多人。而今年因為派票,相信首晚便可吸引3萬人前來。」
不僅如此,配合今年首屆國際煙火節,主辦方邀請來自美國、澳洲、中國和義大利的煙花藝術家設計各種主題的煙花表演。「今年的煙花秀每晚都不同,除了展現各國特色外,時間最長的達12分鐘。」
洪維能說,春到河畔除了維持往年的美食街、遊樂場、燈飾展和表演外,還藉助各種社交媒體與公眾互動,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我們有Instagram攝影比賽,大獎是一對9月往返紐約的機票;也有線上互動遊戲,派發2000份新年禮物。」
寫下祝語 放虛擬天燈
此外,主辦方還在現場的大螢幕上舉辦「放天燈」活動。屆時,訪客通過手機在面簿上選擇虛擬「天燈」並發送祝語,天燈便會在大螢幕上放送,為家人朋友帶來驚喜。
洪維能說,農曆新年是華人傳統節日,希望藉由社交網絡與年輕人拉近距離,傳承文化。
「往年的春到河畔很多時候是本地家庭吃完年夜飯後無處可去,順便逛逛的地方。今年我們希望透過網上互動,吸引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專程前來。」
適逢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春到河畔也將以此為主題呈現一系列燈飾。名為「我們的家,我們的花園城市」的花燈,是春到河畔有史以來最大的燈飾。它長60米,高10米,位於表演舞台正後方,以長卷方式展開,從左到右呈現本地自700年前的「新加坡拉」轉變成為如今進步的現代化花園城市的過程。
春到河畔入口處還設有一道龍形大拱門,龍身蜿蜒纏繞,宛若「200」的數字。
主辦方也特別製作比往年大了一倍的船舶造型展覽廳,舉行開埠200年主題特展,邀請訪客一起探尋歷史,回顧從前。
Post in: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