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PR為什麼沒有批准?怎麼提高批准率? (精華文章)

2018年05月05日   •   1萬次閱讀

說起PR申請,在新加坡生活並且打算在此定居的外國人肯定都感慨萬千。這張小小的藍色IC身份證,惹得多少人為它歡喜為它憂,正所謂「PR虐我千百遍,我待PR如初戀」。

自從過了新加坡2007-2009年的「甜蜜期」,新加坡PR申請率就不斷下降,從2010年之後一直卡得很低,即便2016年出現了7年以來的新高- 批准了31050個PR申請,但是總體來看,一直維持在每年30000左右的水平上。

數據來源於新加坡人口 – 2016年

注:藍色線為每年PR批准人數,紅色線為每年公民批准人數。

這個30000可不是空口白說,有新加坡官方數據數據為證。

每年申請案例共9萬多起,申請人數約13萬人左右(部分帶家庭成員申請)。從每年批准人數控制在3萬以內來看,這個整體批准率大約只有23%。

PR申請除了中獎率低之外,因為全靠長官審查而且沒有官方攻略(所以這邊如果有中介要你交中介費跟你說包中,不用想太多,直接拒絕),還充滿了神秘的「運氣性」 你會發現,身邊看起來」條件」還蠻不錯的朋友竟然又一次被拒了,而」條件」看起來並不怎麼樣的那對夫妻反而拿到了。

坊間甚至傳說,申請PR就像買彩票,一是中獎率太低,二是全憑運氣

申請PR,全憑運氣?難道就沒有一份比較合理的方案,可以幫助我們在申請的時候,有效規避問題,發揮優勢,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失誤,提高成功率嗎?

在我們的實際申請經驗中,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們總結出,以下3類申請者,批准率很高。

a.收到PR邀請函、學生政府大學,理工畢業學生(不包括國內單獨來讀研的)

b.公民和PR家屬

c.馬來西亞高學歷的EP

以上a.b.c三類申請者,在申請PR時的批准率很高。這三類申請者占去了一部分名額,留給普通申請者的名額就更少了。

為了最後那點批准率,作為普通申請者,主要又看那些條件呢?

從最近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一番講話中,看出一些端倪。

日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宏茂橋舉行的一場新公民宣誓儀式上,提出想要申請到公民權,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能夠和諧地融入社會

2.掌握能力和技能

3.為經濟做出貢獻

4.把心放在正確的地方

雖然講的是申請公民,但是對於外國人來說,要成為新公民,第一步就是拿到PR。

所以,總理關於申請公民權的建議,完全可以放到申請PR攻略中。說起來,這就是正經的「官方」建議了,李總理這麼說的,難道ICA的Officer還能說不對嗎?

1.個人的薪水和納稅情況及公司的交稅情況

如總理所說的,為經濟做出的貢獻。畢竟,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享受各種福利政策,同時也意味著要準備成為新加坡的一份子,必然要做出貢獻的。這其中,個人的薪水和納稅情況是最直接的。

同時,如果是自雇就業者,比如說持自雇SP和EP的同學,持創業准證的同學,其公司的營業收入、僱傭新加坡員工的人數、所繳CPF、公司的納稅情況等等,都將是重點考察的對象。

在提交PR申請時,這些在準備個人材料和填寫表格時,都需要額外留意,把重點突出。所以說,整理提交材料也是有技術的,大家不要忽視了!

2. 關於融入社會,捐款和義工可做 (但非必需)

經常有網友在問,詢問申請PR的注意事項,特別是義工活動和議員幫助寫推薦信,問得比較多,在這裡做統一解答。

義工活動對於申請PR來說,屬於附加因素。義工活動也好,捐款活動也好,如果你本人有參加,可以寫在申請裡面,遞交相關證明。但是要說這個對你申請PR有決定性作用,那是不可能的。能有決定作用的還是你個人條件。

至於議員推薦信,自己在區比較活躍,經常參加活動,可以讓議員寫,這樣人家也有內容可寫。但如果隨便找,不建議,以免弄巧成拙。另外,一般上訴才會找議員。 (簡單來說 – 第一次申請的就別找了)

綜合以上上兩點,我們給的建議是:

1.如果確實喜歡做義工,並且有參加義工活動可以寫上,但是不必為了申請PR而特意去做義工。

2.議員推薦信,如果經常參加社區活動比較活躍,可以找關係好的議員幫助寫信,但是一般上訴的時候才用得上。

3.努力提高自身條件很關鍵,雖然這句話聽起來很像廢話,可操作性也不是很高。但是這真是關鍵中的關鍵。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你的自身條件:年齡、來新加坡的年份、學歷、所從事行業、薪水、納稅情況、家庭穩定情況等等,都會影響到你申請PR。

除了一些不能改變的因素,你可以在其他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比如說,在工作之餘讀個學位提高自己學歷,進修提高自己換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等等。

4.運氣成分

每年PR申請者那麼多,批准人數只有3萬。很多人疑問,這3萬人都是裡面條件最好的嗎?其實並不是,因為從學歷水平和薪資水平來看,每年各個階段的都有批准的。

有學歷低薪水低的批准,也有學歷高薪水高的被拒。移民廳這麼「隨便「的理由是什麼?

移民廳每年選擇新移民時,會充分考慮當前新加坡的人口分布。以新加坡人口更加科學合理髮展為前提,去選擇新移民。在這個前提下,工薪階層,小康收入,高端人才按一定比例,根據當年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選擇出3萬最理想的申請者。

而這時候,大部分條件差不多的申請者,也許運氣起到一部分作用。

5.準確全面準備要提交的材料

新加坡移民廳要花4-6個月時間來審核你的資料,不用想也知道他們是相當仔細地查看。

所以在申請時,要避免出現資料不齊全,資料填寫錯誤,資料不符合規定等情況。

在提交材料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準確填寫申請表和準備資料。並在預約的時間,準時去遞交申請。

那麼,申請PR到底需要什麼材料呢?

提醒:以下所有材料申請PR時都需要提供,如果文件有不是英文的,需要正式的英文翻譯(公證),所有文件都需要提供一份複印件。

最後,祝大家申請成功!趕快把這資訊分享給身邊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