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學校里,從小學到大學,除了課內文化課的學習,還有重要的一項活動就是CCA(Co-Curriculum Activities)。每個孩子在校期間,都必須選一項或兩項作為自己的CCA。


CCA有哪些項目及訓練
1.體育活動團體(Sports):包括曲棍球、羽毛球、桌球、英式女籃、籃球、排球、板球、網球、田徑、橄欖球、保齡球、攀岩、射擊等。
訓練:通常每周2-3次,每次3小時訓練時間。遇到有大型比賽的,還會有一些加時訓練。運動類的CCA,每年都要參加全國性比賽和區域性友誼賽。
2. 表演藝術團體(Performing Art):包括舞蹈、合唱、吉他、西洋樂隊、華樂隊、英文戲劇、中文戲劇等。
訓練:通常每周2-3次,每次2.5-3小時訓練時間。遇到有大型比賽的,會有一些加時訓練。還有一些校內外的表演活動和學校之間舉辦的活動參加,有很多平台展示所學。
3. 制服團體(Uniform Group):包括學生警察部隊、童子軍、女童軍、救傷隊等。
訓練:一般每周1-2次,每次2-3小時。內容基本是操練,口令是馬來語,高年級和低年級之間紀律嚴明,類似於參軍的感覺,有點像中國的軍訓項目。救傷隊的學生會學習急救,考取急救證。
4. 協會和學會團體(Clubs):包括圖書館社,環保社,義工社,廣播社,攝影社,漫畫社。還有一些學術性質的天文社,數學社,中文學會、機器人協會等。
訓練:通常一周1-2次,每次2-3小時。


CCA的考評
CCA有一套完善的考評系統。
1、領導才能(leadership):擔任隊長、班長、團長、學生協調員、宿舍管理員、組長、表演指揮、隊服成員、俱樂部或社團負責人等都有計分,各項分數不等,各個學校也有差距。如果參加兩項活動,可以累加,最高為12分。
2、素質提升活動(Enrichment):為提升學生個人品格專門設計了3大類各多個模塊的活動。學生在4-5年內每完成一個模塊可得1分,最多可完成3類各兩個模塊得6分。
3、成就(Achievement):分成學校代表、獲得獎章和成績表現等3部分。
代表學校參加校際、區域、國際比賽取得最高名次,就可獲得計分,最多可計8分;
成績獎是指參加非競賽類獎項活動,諸如國家青年成就獎,取得獎勵者可獲得計分,最高可得6分;
成績表現,參加校際、區域、國際比賽取得獎勵名次即可獲得計分,最高6分。
4、參與(participation):參與所選課外輔助課程出勤率高於75%者,可計最高10分;對於出勤率 50%-74%者,可允許次年補足,否則不予計分;對於除健康原因外低於50%的出勤率,不予計分。
5、服務(Service):在中學期間參與社區活動超過100小時,計5分。
O水準考試的減分神器:根據課外活動(CCA)的成績能獲得2分、1分的減分。這為晉級JC名校獲得了寶貴的2分。


CCA的賽事
新加坡青年節Singapore Youth Festival
創建於1967年7月。活動包括:制服團體嘉年華、文化遺產展覽和交響樂隊大遊行。參加比賽的有新加坡各個小學、中學、新加坡初級學院和其他學院所有表演藝術類CCA的學生。參加比賽的CCA有:舞蹈類(中國舞、印度舞、國際舞,馬來舞),樂隊類(銅管樂、樂會類、表演類、銅管樂合奏、鼓樂合奏,管樂合奏),華樂類(完整樂團,混合樂器合奏)。
新加坡全國校際運動會(National School Games)
是由新加坡小學體育理事會和新加坡學校體育理事會舉辦,每年1月至8月舉辦,是新加坡規模最大、最廣泛的年度青少年體育賽事,擁有400多個體育錦標賽。
運動會由羽毛球、籃球、皮划艇、板球、越野賽、擊劍、落地球、足球、高爾夫、體操、曲棍球、柔道、無擋板、跳繩、橄欖球、帆船、跳繩、射擊、壘球、壁球、游泳、桌球、跆拳道、網球、保齡球、田徑、排球、水球和武術這29項組成。
不同社團舉辦不同的賽事:機器人大賽、演講比賽、中英文互譯比賽、學科奧賽……


CCA是學生成長的必修課
學校里的CCA團體可以說也是一個小社會了。同一個CCA中,既有高年級學生,也有低年級學生,大家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局限於自己的班級,對於學生的成長很有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