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華彩」在2017年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開幕時登場。「華彩」旨在向觀眾展現和重新詮釋獨特的本土華族文化。
我們連同本地藝術團體呈獻一系列精彩的活動,以跨形式、跨文化及跨時代為主軸重新詮釋,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文化享受。
Five!
華彩2022
的五個新發現!
01 七月初七有什麼特別?
農曆七月初七的華人情人節,也稱為七姐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相愛的故事。你知道嗎?在早期的新加坡,七姐誕的慶祝活動可是非常盛大的。

想知道為什麼梳起不嫁的媽姐會在這一天準備彩色祭品祭拜牛郎與織女嗎?掃描下方二維碼,和鼎藝團及化生藝術團一起用音樂及舞蹈去探索這個傳統節日的來源吧!

《繞樑七姐誕》
5月22日
以華語及英語進行
02 不同籍貫的音樂有什麼不同?
讓我們一起去探尋新加坡的主要方言群體(福建、潮州、廣東、客家和海南)的音樂傳統的獨特之處,以及如何以創新的方式呈現它們。

黃聖苗博士及鼟樂團將在《承古揚新》講座音樂會中為您深入淺出地介紹不同籍貫音樂的精妙之處!

《承古揚新》
6月17至18日
以英語進行,
附中文字幕(要點)
03 舞蹈也能說故事?
傳統的婆羅多舞是起源於南印度的最古老的舞蹈之一。婆羅多舞的每個動作都展示了一種活動或情緒,以生動的方式說故事。

這個舞蹈形式將如何講述經典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呢?

《化蝶》
6月3至5日
以英語進行附中文字幕
04 詩詞中隱藏了什麼情感?
通過藝術,讓我們釋放從新冠疫情中產生的感想和情緒吧!

一起沉浸於電子民族樂譜的氣氛中,感受優美的詩歌與書法作品融為親密呼應的一體,喚醒你被疫情封閉的心聲。

《詩琴畫疫》
5月27至6月26日
中文詩詞譯成英語
馬來語和淡米爾語
入場免費!
05 我們如何與時俱進?
隨著時代的改變,新加坡在地理環境、價值觀與文化上又歷經了哪些蛻變?

讓我們一起來透過17部本地短片,認識我國自1940年代至今的各種「代溝」。

《與時劇進》迷你電影節
6月19日
多種語言,附中英文字幕
其他你會喜歡的活動:
表演與娛樂

《炫彩獅城》

《爵士也華彩2022》

《周5音樂站(華彩版)》

《山的迎風面》

《月背》

《一輛腳車兩個輪》首映禮
滑動查看更多
展覽

《會館精粹展》

《神話重現》

《文化反斗城》
滑動查看更多
節目一覽



更多詳情,
請瀏覽我們的微網站:
https://ce2022.singaporeccc.org.sg/zh-hans/event-highlights/

特別說明:部分圖文源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