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

2019年10月02日   •   8208次閱讀

久等了, 關注我們的爸爸媽媽們!從新加坡遊學回來一個多月了,雖然這次出訪只是短短六天,要和你們分享的真的太多了。

在新加坡的那一周,我們有時也會通過朋友圈發布一些實時的信息和照片,收到大家許多關注和留言。一方面感謝各位老鐵們的認可和支持,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從中收穫了許多教育的靈感,帶回廣州的Gem Kids傳達給更多的孩子。

帶小寶寶們去國外體驗全托式的遊學,是很早以前就在籌劃中的。雖然對新加坡的環境已經非常熟悉,但是要帶領來自不同的家庭的孩子們進幼兒園,和當地孩子一起共度一周的學校生活,我仍深知責任的重大。首先要鄭重感謝來自活動參與家庭的信任和支持,還有在這個新項目上給予我支持和幫助的合作夥伴。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收穫和當地孩子的友誼時,我們的幸福是那麼真實。

在此用圖文形式,記錄我們行程中的一部分。願育兒旅途中我們同行,永遠在出發的路上。

搭乘四個小時的航班後,我們達到了全球排名第一的新加坡樟宜機場。一下飛機,咦,沒有撲面而來的熱浪,地面溫度28度,倒是讓來自廣州夏天的我們感覺一陣清爽。還沒出機場,孩子們已經玩起了箱子。

第一天是集合報到的時間。我們下榻的是位於烏節路中心地段鬧中取靜的奧克伍德酒店公寓,步行到新加坡最有名的兩個商場Ion和Takashimaya只需要五分鐘。這是一個輕奢的五星級酒店公寓,選住酒店公寓而不是酒店的原因,是因為酒店公寓有全套廚房和洗衣設備, 房間也會更寬敞一些,更適合帶孩子的家庭長時間出遊。

第一天到新加坡,晚上去當年在新加坡最常光顧的Dempsey hills登喜山吃珍寶螃蟹和麥片蝦。登喜山原來是一個美軍基地,後來改造成為荷蘭村地區有名的酒吧餐飲一條街,附近一公里範圍內有使館區,新加坡植物園和新加坡頂尖三大私立醫院之一的鷹閣醫院。國人心目中大名鼎鼎的珍寶海鮮和長堤海鮮也有分店開在這裡,不同於旅遊團雲集的東海岸和克拉碼頭,這裡更加本地化,夜晚也更寧靜。

吃完珍寶蟹,又走去旁邊的榴槤攤買貓山王吃。你只需要告訴大嫂你喜歡什麼口味,幾個人,她就能熟稔地幫你挑好榴槤,開好送到你桌上。

不知不覺,酒足飯飽,打車回酒店已經九點多了。孩子們利索得洗刷刷,上床睡覺準備迎接入學的第一天。

一大早,校車就等在酒店公寓樓下了。因為第一天上午孩子們要去新加坡國立美術館參加活動。本次夏令營遊學的主題是社區和文化探索。

孩子們興奮地坐上車,經過約20分鐘的車程來到坐落在風景優美的武吉知馬區的Gem Kids新校區。武吉知馬區在新加坡以高端住宅和著名學區聞名。最有名的政府小學和中學都靠近這條大道的兩邊。

幼兒園也在武吉知馬區里的一棟小別墅里,環境很靜謐,靠近公園。

第一天我們就出發前往新加坡國立美術館參加探索活動。新加坡國立美術館前身是前高等法院和政府大廈改造而成的,也是東南亞最大最新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孩子們觀察不同角度下雕塑的表情,用幾何圖形嘗試自我描述,還登上了海盜船實踐一把行為藝術。

(孩子們在美術館觀察完著名雕塑《神奇的臉》後的自畫像)

回到大自然,就地取材進行學習也是當地教育的一大特色。小朋友們用院子裡的樹枝和學校的雜誌製作手工風箏。這樣的風箏竟然真的飛起來了。

在jurong complex的水公園,這包場的感覺也是沒誰了。

身在多種族聚居的國家,了解各種族的風俗文化也是日常課程的一部分。製作華人傳統的梅花扇:

手工製作傳統馬來糕點-椰香紫米糕

製作印度的寶石香油燈

恰逢周末是新加坡國慶日,和本地的孩子一起拜訪鄰里,挨家挨戶贈送新加坡國旗。

每天都很多運動,午飯吃的太香了。而且,孩子們還驚奇地發現,新加坡本地的孩子自理能力和規則意識都發展非常早。才18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自己用小碗小勺子吃飯,吃完自己在水池洗手。大一點的孩子(4歲)還會非常自覺地照顧學校里年齡小的孩子,而小妹妹則會在受到照顧的時候微笑著說一聲「Thank you!」。

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融合的社會,許多耳熟能詳的歌曲也有各民族語言的版本。孩子們才呆了幾天,已經學會用英文,中文,馬來語三種語言唱歌了,儼然就和本地的孩子沒兩樣呀!

短短的一周轉瞬即逝,眨眼來到了最後一天。讓我們一起來回味這新加坡之旅。K1的孩子們在廣州已經練習了六個月的英文獨立閱讀,這一次勇敢挑戰一下英文寫作吧。看看小朋友們都留下了什麼美好的記憶呢?

說完孩子們的遊學歷程,再來看看家長們的逛吃生活。難得放假的爹媽終於可以放鬆一下自己了。逛逛植物園,喝一杯植物園裡的蘭花茶,看一場雨水裹挾著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的「花瓣雨」。

穿梭在小印度的手工品店裡,逛逛五彩斑斕的哈芝巷,瞻仰一樣歷史悠久的清真寺,到佛牙寺里轉個經。

1/2
下一頁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