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教育里,升學擇校也是一件挺讓人頭疼的事。在中國,學生衝著一所學校去的唯一原因就是那所學校的教學質量。
但是在新加坡,原因可沒這麼簡單。

學生最終去哪所學校由很多因素決定:
學生的分數是否達到了學校的錄取分數線
學生課外活動的表現
報考學校課外活動的強弱
參觀學校後的感受
學校與居住地的距離
在新加坡,中學被分成了精英中學(Elite School)和普通鄰里中學(Neughbourbood School)兩種。為了能讀上好中學,小學生從二、三年級就開始為小學六年級(小六)的升學考試「磨刀」了。
升學中學考試被稱為「PSLE」(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考試的科目是規定的四科:英語、數學、母語(可以是華語、馬來語或者印度語)和科學,總分為300分。小六的學生在10月份參加考試,將在11月底拿到成績。

新加坡政府中學學制
新加坡政府中學分為四年制與五年制,學生通過新加坡小學離校考試可以升中學。
四年制:分為特別和快捷班,中四必須參加全國統一新加坡O水準考試,成績將決定升高中、初級學院和理工學院。
五年制:分為學術和工藝班。學術班的學生在中四必須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通過後才能升上中五參加劍橋O水準考試。工藝班的學生第四年必須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但大多數學生在N水準考試後不再修讀第五年課程,而直接進入工藝技術學院。
那麼,在新加坡如何
為孩子選擇一所靠譜的中學?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如果,你還是拿不定主意
不妨看看這六位新加坡家長的經驗分享

選擇一所中學就像找房子一樣,必須有「感覺良好」的因素。中學開放日很有用,因為我的兒子發現他實際上並不喜歡他所選的一些學校。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自己決定並選擇一所他喜歡的學校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將在那裡度過未來的四年。我們還考慮了地理位置,CCA和學校文化。
希望我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術教育。通過DSA的申請,將發展我女兒的音樂能力,並幫助她享受終身的藝術熱情。我們選擇的學校必須提供一個整體的環境,讓她不僅學習,而且成長和玩耍。
我關注的是學校的CCA項目是否重點關注STEM和編碼,以及CCA俱樂部是否鼓勵學生通過參加比賽來挑戰自己。另外,學校到家的距離以及了解學校的學術成就也很重要。

我告訴我的孩子,他們去學校的時間不應超過一小時。我還創建了一個框架來總結所選學校的CCA和課程格式,以便他們可視化選項並根據數據做出自己的選擇。
不要為「最佳選擇」而煩惱。一旦做出決定,就順其自然,並盡力而為。
如果孩子在學校里不開心,他可能會減少責任,開始責怪父母。父母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和他們的孩子進行良好的對話,以理解他們,並允許他們在決策過程中有自己的利益。
教育是學習的旅程。即使我的兒子可以在PSLE之後進入快班,我們還是決定讓他加入聖安德魯中學的N(A)班。
我和他進行了討論,我們認為這所學校將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不僅著重於學術成果,而且著重品格建設,這同樣重要,因為它塑造了我們在生活中在道德上成為什麼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