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局設陷阱來誘捕烏鴉,目的是為了減緩繁殖,保護其他生物多樣性。 (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有居民申訴,組屋樓下出現鐵籠,捕捉烏鴉與八哥等鳥類,感覺有點殘忍,促當局「手下留情」。
新加坡公園局則指出,作為管理措施的一部分,設陷阱來誘捕烏鴉以減緩繁殖過多的問題。
公眾林女士(47歲)告訴《新明日報》,她於上個月在位於武吉班讓的組屋前方草叢發現了一個鐵籠。
「當時有至少5至6隻烏鴉在籠內,還有八哥等其他鳥類。隔了幾天,它們好像不見了,然後又有新一批的烏鴉被捕捉。」
她說,由於當時一直下雨,烏鴉和八哥又逃不出籠子,感覺很可憐。
「為此,我也嘗試向有關當局反饋。」
根據林女士提供的視頻,有兩隻烏鴉和三四隻八哥在籠子內,籠內也有一碗水和一些食物。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鄰里社區設置這種籠子。」
隨後,林女士也在社媒反饋,希望當局 「手下留情」。記者接獲消息後走訪時發現,鐵籠已被移除。
男居民指出,鐵籠相信是在6月25日被移除。
「我住在這裡兩年了,這裡的確有鳥患問題。」
居民:垃圾桶殘渣引鳥患
他說,由於組屋樓下垃圾桶不時會有食物殘渣,烏鴉和八哥每天早上和中午都會前來「用餐」。
「我本身沒有被烏鴉襲擊過,但當局設置鐵籠陷阱的那幾天,感覺很像飛禽公園,很吵。」
他指出,自從鐵籠被移除後,比較少烏鴉和八哥會飛來組屋樓下啄食殘渣。
公園局:設陷阱誘捕控制烏鴉數量
國家公園局野生動物管理高級署長侯俊明回復記者時指,家鴉(House Crow)屬於入侵物種,對新加坡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
公園局採用整體和基於科學的方法來管理害鳥物種,包括減少食物來源、改變棲息地和控制種群數量等措施。
公園局也研究了解鳥類的生態環境,例如棲息模式和活動。作為控制烏鴉數量的一部分,當局會定期移除巢穴,也會誘捕烏鴉。
「我們6月中旬在上述地方設置陷阱,用於誘捕的鐵籠設有遮蔭處,籠內還放置了食水。每天傍晚,被捕獲的烏鴉也會被移除。」
倘若公眾避免喂食,或者妥當處理食物殘渣,都能協助減緩烏鴉的繁殖問題。
根據野生動物法令,首次喂食任何野生動物(包括烏鴉)的違法者可被罰款高達5000元,後續違法行為可被罰款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