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加坡因「性價比高」「離家近」「華人友好」成為留學熱門地,但網上流傳的各種「攻略」和「經驗貼」也讓人眼花繚亂。
真相究竟如何?本文就帶大家扒一扒那些坑過無數人的「新加坡留學流言」。
流言一:
新加坡本科兩年就能畢業?
真相:根據學生情況具體分析。
"學制緊湊、效率卓越",一直是新加坡的留學優勢。其本科學制較英美國家普遍縮短一年。但是否真的如網傳「兩年就能拿本科文憑」一樣?我們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新加坡私立高校的課程設置。這裡以Kaplan高等教育學院為例,課程主要分為語言班(2個月/級別,就讀時間根據學生情況而定)、預科課程(6個月)、國際大一課程(最快8個月)和合作大學的本科課程(最快16個月)。

如果學生是專科在讀,想要通過專升本的途徑來拿到排名更高的本科文憑。例如,新加坡Kaplan高等教育學院的合作大學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接受國內大專直入。如有合格的語言成績(雅思6.0)在18個月內就可以拿到本科文憑。
如果高三畢業生,且語言成績合格,那麼可以直接從國際大一開始入讀,總計最快也需要24個月,也就是2年內可以取到本科文憑。
但如果是高一新生或者是高中在讀生,是無法在2年時間內拿到本科文憑。因為在正式進入合作大學的本科課程前,這個階段的學生還需要完成6個月的預科課程和最快8個月的國際大一課程。那麼也就是說,從入讀到拿到本科文憑,最快也需要30個月,也就是2.5年。

這些都是學生有語言成績的情況下,如果學生語言成績未合格,還需要就讀語言班,按照最快時間來計算也需要2個月。
但總的來說,普遍學生都是在2.5-3年時間內完成本科學業,相較於在國內按照傳統路徑就讀的同齡人,也節省了近3年的時間。
「學制短」也是因為跟新加坡的假期有關係。國內一年分為兩個學期,中間有超長的寒暑假。而新加坡,地處熱帶,一年是分為三個學期,中間可能也就是有一到兩周的一個假期。因此,在新加坡,整體在校讀書的時間並不比國內少,需要學習到的知識、修的學分等一樣都不會缺失。
流言二:
新加坡私立大學=水校,回國不被認可?
真相:認不認,關鍵看認證!
新加坡私立高校採取的是以海外大學合作辦學的模式,例如新加坡Kaplan高等教育學院就與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等合作辦學。學生畢業所收到的畢業證也是由合作大學本校所頒布的,並且沒有任何分校區的字樣,回國也是受到中留服認證的。除此之外,PSB學院、新加坡管理學院、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科廷大學新加坡校區等私立高校也都是受認可的。

但還有一部分私立高校所合作的境外高校未列入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認可名單,導致學生獲得的學歷無法通過國內學歷學位認證,直接影響考公、事業單位入職及部分企業對文憑的認可度。各位家長和學生在在挑選學校時一定要擦亮雙眼。
流言三:
新加坡私立高校入學門檻低,畢業也很容易?
真相:入學門檻更適合成績一般的孩子,但並不代表躺平就能畢業。
新加坡私立大學,申請門檻確實更為靈活,也更加適合成績一般的中等生申請。以Kaplan高等教育學院為例,預科課程就接受以初中畢業證書及成績單作為申請基礎,而高中在讀生則需要以階段性成績(如高一平時成績)提交申請。針對語言能力,若申請人未持有雅思或托福成績,可通過學校的語言班來替代語言成績。

但入學門檻適中並不等於好畢業。新加坡的私立高校在上課出勤率、課堂作業完成情況及畢業論文等方面也會有要求!比如作為畢業的核心指標之一的出勤率。多數院校要求不低於80%-90%。出勤不足可能導致學生簽證續簽受阻或無法參加考試,直接影響畢業資格。新加坡移民局也會對留學生出勤記錄監管嚴格。
另外日常的作業也涉及到案例分析、小組報告、實驗成果等,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例如Kaplan高等教育學院的商科課程常涉及商業模擬實戰。
因此在新加坡私立高校,並沒有躺平這一說法。但只要按時上課、按時交作業都是可以順利畢業的。
流言四:
新加坡就業市場小,私立高校畢業生難找工作?
真相:新加坡私立高校就業率一直高漲。
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和科技中心,對金融、IT、工程等領域人才需求大。而新加坡私立高校所開設的專業都是契合了就業市場,如Kaplan高等教育學院,就以商科類專業見長。據統計,90%的畢業生都在畢業後6個月找到了工作,其中包括新加坡3M科技公司、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谷歌、戴森等公共部門及知名企業。
另外,學校也會有一系列全面的舉措來幫助學生就業,包括指導學生建立專業形象、學習軟技能、技術及數字技能等,幫助他們在就業和行業發展中做好準備。

另外,大部分私立高校的本科畢業生也會藉助學校的世界排名優勢,申請新加坡公立大學的碩士項目。比如,Kaplan高等教育學院所合作的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世界排名126,在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這樣的頂尖院校時也會更有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