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頻道
從2024年起,新加坡中學不再有快捷、普通源流之分。
教育部將從2027年起把目前的N水準和O水準會考整合成統一的全國考試。
25所中學將從明年起試驗推行科目編班全面計劃,並在五年以內把計劃擴大到所有中學,協助學生髮掘潛能、減少源流所帶來的歧視和標籤。
教育部長王乙康今天(5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宣布這項消息。


本地中學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
新加坡所有中學將在2024年以前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學生不受源流的限制,而是根據自己的強項來選讀適合自己的科目程度。
在目前在科目編班計劃(Subject-Based Banding)下,普通源流的學生可以選讀程度較高的科目,但只局限於英語、母語、數學和科學這四個小六會考科目。
在新的科目編班全面計劃下,除了這四個科目以外,學生也可以從中二起,選讀程度較高的人文科目如社會科(Social Studies)、歷史、地理和文學。

科目級別怎麼分?
在這個新的制度下,原屬於普通工藝源流(Normal Technical)程度的科目將歸為中學水準1(General 1,G1)、普通學術源流(Normal Academic)程度的科目則是中學水準2(General 2,G2)、快捷源流(Express)程度的科目是中學水準3(General 3,G3)。
這樣的科目分類就如同初級學院的副修(H1)、主修(H2)和深廣主修(H3)等級。
在2024年入學的中一生依舊會根據小六會考的成績報讀中學,但將按照三個小六會考積分段決定他們將修讀哪一個程度的科目。例如,成績在第一個積分段的學生大多將修讀中學水準1的科目。
雖然學生一開始所修讀的科目級別取決於小六會考的積分段,但之後學生可以憑藉校內考試成績,按照自己的強項修讀更高級別的科目。
25所中學將在2020年率先試行科目編班全面計劃。所有中學將陸續在2024年以前推出這項計劃。

統一全國考試
隨著科目編班全面計劃的推行,教育部將從2027年起,把目前的N水準和O水準會考整合為統一的全國考試。全國考試的成績單上會列出學生所報考的科目和級別。首批受影響的是2024年入讀中一的學生。
王乙康表示,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推出統一的中學教育證書,教育部「有效地將快捷、普通學術和普通工藝源流合併成一個統一的課程」。
「快捷、普通學術和普通工藝源流在將在2024年被淘汰。我們從三個源流,走向『統一的中學教育,多元的科目編班』。我們再也不會有魚兒在三個不同的溪流中游泳,而是有一個大的河流,每一條魚兒都在裡頭找尋自己的旅程。」
為配合科目編班全面計劃和統一全國考試的實施,教育部也將施行新的高等教育學府收生制度。2028年的首批統一全國考試畢業生將在這一個新制度下,報讀初級學院、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
教育部將檢討現有的收生制度,並在較遲時候宣布更多細節。
另外,學生也可以選擇在中四完成全國考試後,重讀多一年,把中學水準2(N 水準)的科目提升至中學水準3(O水準科目),以報讀初級學院或理工學院。

什麼是科目編班計劃?
科目編班計劃2014年在12所中學試行,並在2018年擴大至本地所有提供普通學術和普通工藝源流的中學。
被編入普通學術或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若在小六會考中,某個標準科目考取A*或A,他們能夠選擇修讀該科目的快捷源流課程。
被編入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若在小六會考中,某個標準科目考取至少C,或是基礎水平科目考取「1」級的成績,便能選讀該科目的普通學術源流課程。
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後,學校也能夠探討更多元的分班方式。學校無需按照源流來進行分班,從而提高學生之間的的交流和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