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吹空調的大熊貓
新加坡是出了名的花園國家,最近倒流行起一種說法,不再是『花園國家』,而是『在花園中的國家』。來過新加坡的人印象就是乾淨,綠樹成蔭,綠化相當不錯。但很多人不知道,新加坡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千米七千多人。如果看這個數字,新加坡一定是個擁擠又骯髒的城市。其實不然,在新加坡小小的國土上有幾百個公園,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25㎡,名列世界前茅。這些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政府倡導立法,對國民從小教育,環境意識已融入公民血液,齊心合力打造出的成果。
對於新加坡的綠化環境人們都耳熟能詳,但短期來新加坡旅遊的遊客恐怕還不知道的是,新加坡不只是個在花園中的國家,還是個在野生動物園中的國家。這個恐怕很難想像,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怎麼與野生動物園聯繫在一起。

有事實為證,周末我們常常帶著孩子出去散步,正走著,一條形似鱷魚的大型爬行類動物從腳邊迅速溜過,嚇得我和兒子大喊。孩子爸爸趕緊安撫,『那是一隻四腳蛇』。四腳蛇是個什麼東西?我完全不懂,後來才知道是一種蜥蜴。路上更常會碰到蝸牛什麼的小生物。試想一下,四腳蛇,猴子,蛇等在路上亂竄,說這是在野生動物園裡一點兒不為過。
不要以為居民區就只都是人,野山小猴在你家窗口爬上爬下,鑽來鑽去,其實也挺困擾,驅猴的新聞常常有。再就是無所不在的鳥類,我和兒子即使每天不上鬧鈴也不怕起晚了,因為鳥叫聲似乎和鬧鈴一樣準時。聽到鳥叫就要趕快起床了,要不就會遲到了。還有,帶著孩子在小販中心吃飯時,餐桌上黑羽的鳥兒也正在啄食不知哪個食客遺留下的殘渣剩飯。孩子也是見怪不怪,不以為然,人鳥和諧共處果真如此。

據說新加坡鳥類繁衍過剩,在最著名的烏節路上烏鴉令人頭痛,不小心就會中標,被鳥屎擊中。我和友人晨運後坐在長椅上聊天,就很幸運地中過幾次這種獎。新加坡政府為了驅鳥,路燈上面都會種鐵絲,尖尖的鐵絲避免鳥兒們來作亂。還有更可怕的,在大學門口兩條蛇當街猛烈廝殺,血盆大口糾纏半小時。最後專業人員來驅蛇,兩條蛇一條逃回草叢中,另一條則被生擒送往動物園,這可不是身體細小的蛇,條條有分量。天生怕蛇的儘量不去想。

愛護自然從小做起,為了提高孩子們的環境意識,新加坡幾年前實施了生態學校項目,通過讓學生參與有趣的、實踐導向的環境學習,幫助學生將環境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灌輸孩子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將「自然」帶進教室里和學校走廊里。我曾參觀過兒子的學校,學校建築物牆面就是一個大的知識庫,歷史,自然無所不有。學校更是致力於增強學生對生物多樣性及重要性的認識,了解生物多樣性對人類日常生活的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