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綠卡竟然這這這麼多好處

2019年09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作為亞洲為數不多的已開發國家,一直是最適合華人移民的目的地。但是想要獲得新加坡綠卡一點都不簡單,投資移民起碼得要身份尊貴!錢什麼的其實新加坡政府不差你的這點錢。。。

然而移民熱潮卻反增不減,到底新加坡擁有什麼魔力吸引著大批移民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新加坡綠卡到底多有用。

1.教育福利

新加坡政府學校優先錄取本地公民(Citizen)和永久居民(PR),永久居民入讀政府學校可享受超低學費,每年大概7千到1.7萬人民幣,而國際生讀政府學校每年4-10萬人民幣。

雖然費用不高,但是教育質量「非常高」,2019年的QS公布最新大學排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排名並列亞洲第1,全球排名第11位!

2.購房福利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提出的「居者有其屋」政策,就是專門利好新加坡公民和PR。新加坡組屋只能由公民和永久居民購買。正常面積的商品房在新加坡都是100萬新幣起,而組屋比商品房便宜5成以上,2居室才30多萬新幣,在成熟地區也就40多萬,真正的白菜價。

組屋的申購資格非常複雜,除卻身份、收入等兩項最重要的指標,還有年齡、是否成熟社區、戶型等等的具體分類。

1.新公民+新公民:所有組屋都可以買

收入低於12000新幣:可以買BTO,轉售組屋,公寓。

收入12000~14000新幣:可以買EC,轉售組屋,公寓。

收入超過14000新幣:可以買轉售組屋、公寓。

但是如果是幾世同堂的家庭,家庭收入上限提高到了18000新幣。

2.新公民+永久居民:所有組屋都可以買

收入低於12000新幣:可以買BTO,轉售組屋,公寓。

收入12000~14000新幣:可以買EC,轉售組屋,公寓。

收入超過14000新幣:可以買轉售組屋、公寓。

3.新公民+EP/SP/DP/WP/LTVP(准證的有效期大於6個月)

只可以買轉售組屋、公寓。

不能買BTO和EC。

PS.如果滿足35歲及以上,首次購房,家庭月收入不超過5000新幣,可以申購2房式新組屋,另外房子相當於是公民以個人名義購買,不是雙方共有的。

4. 滿3年的永久居民+滿3年的永久居民

可以買轉售組屋,公寓。

3.醫療福利

新加坡擁有發達的醫療設施及醫療水準,可以讓全家高增無憂。根據全球醫療衛生組織調查排名,新加坡醫療體系全球排名第六

此外,擁有新加坡永久居留身份費用會比外國人低許多,一些項目還可以享受政府較多的津貼,比如卡介苗外國人要1000塊一針,而擁有永居身份僅只要17塊。

4.工作利好&帶薪假期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學生拿到永居身份可大大提高就業機會,賺取國際工作經驗。根據調查,2017年應屆畢業生平均月薪為3400新幣/月哦。

在新加坡,雇員服務的第一年,享有最少7天,最多沒有上限的年假,多數雇員享有2至3星期年假,以及有薪病假。

新加坡每年有11天法定假日。如果法定假日剛好遇上雇員休假日(例如星期天),則緊接的下一個工作日自動成為有薪假期,不過,一些公司或行業則有不同安排。

僱傭法令規定的其他有薪假期,包括:

病假:服務滿12個月的雇員,可享有每年14天的病假。申請病假須出示由公司醫生或政府醫生髮出的病假單。

特別事假:不少僱主允許雇員在直系親屬去世時,有3天特別事假。婚假:多數新加坡公司設有婚假,一般是3天

產期:受聘至少180天的女性雇員,生產後享有8個星期產假;其中的兩個禮拜也可以也讓剛當上父親的男性雇員享有14天的「父假」

5.公積金制度

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始於1955年,是新加坡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經過多年發展,這一制度已經成為集養老、保健、住房、家庭保障等多種功能為一身的綜合性社會保障體系。

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面向所有受僱的公民和永久居民,目前的繳交額為工資的37%,其中20%為雇員繳納,僱主繳交17%。

6.養老福利

在新加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養老金帳戶,每個人繳至55周歲,如果達到政府規定的最低限額,就可以不繳了。

政府2005年7月1日規定最低限額為9萬新幣,2013年將升至12萬新幣。新加坡永久居民和公民自62周歲起就可每月獲得政府養老金。如果死亡,公積金帳戶中的餘額將轉給其受益人。

7.家庭團聚簽證

很多留學生在新加坡在讀或者畢業後,可以申請到新加坡永久居民。他們的父母、結婚後的岳父母一般正常情況下都可以申請來新加坡長期居留。

這個簽證的有效期,跟隨孩子的永久居民證的有效期,可以多次往返。持有這個簽證,父母可以在新加坡與孩子聯名開公司、做生意等。

如果您想移民一個距離中國近、環境好、稅率低能達到資產保值目的、父母能安心養老、小孩又能接受中英雙語教育的國家的話,新加坡是您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