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安理工簡介

1963年,我們只有116名學生打開了大門,並開設了語言,商業和技術課程。五十年來,我們從未停止為學生應對時代的挑戰做好準備。
現在,我們通過9所學院提供36門全日制文憑課程和3個普通入門課程,並通過我們的CET學院為成人學習者提供各種兼職課程。我們的學生人數超過14,000。我們擁有超過145,000名校友的社區正在不斷發展,世界其他地區的許多人仍稱呼我們為家。我們走過的每一步都堅定不移地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出色的學習旅程。我們的使命是培養有信心,自我指導,創新和適應能力強的學生,為在未來經濟中取得成功做好準備。
歷史

義安理工學院原名為義安學院:1960年代,在義安公司總理連瀛洲博士(華聯銀行創辨人)的積極推動下,義安學院在1963年5月25日成立。當時的院址在登路的潮州大廈,提供中文教授的四年制學位課程,銜蓋語文、商業和科技科目。並於1965年開始於金文泰原廣壽山的土地動工興建永久校舍,準備發展成「義安大學」。
但從1963年尾開始,以陳錫九為首的義安公司董事發動權斗,建議義安公司不再資助義安學院,更推翻「義安大學」計劃;繼而更引發由1965年至66年的義安學院學潮。學潮被鎮壓後,人民行動黨政府委任馬來亞大學物理學敎授湯壽柏博士等人組成委員會處理事件,之後發表報告書(The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f Review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gee Ann College,簡稱湯壽柏報告書)
1967年,因應湯壽柏報告書建議,《義安學院法令》獲通過,成為法定獨立學院。學院開設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及商業管理系,提供商科及工科文憑科程。工科學生率先遷入金文泰校園上課。
1968年,為配合人民行動黨政府實施工藝技術教育,學院改名義安工藝學院(Ngee Ann Technical College);並由私立學校變為公立學校。同時,義安公司亦將金文泰校園的地契和法律文件移交學院。
1971年,改以英語授課,並取錄非華人學生。
1982年,採用現有義安理工學院名稱,以反映學院所提供的高等教育。雖然義安理工學院己成為公立學校,義安公司對學院的管理權力被大大削弱,但公司每年仍將盈餘的75%捐贈給學院;截至今日,義安公司捐贈學院的總金額已約達1億新元。
2013年5月4日,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首次頒發校友獎。

開設學科 應用科學
生物醫學科學(N59)
藥學(N73)
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N56)
環境與水技術(N74)
景觀設計與園藝(N57)
建設環境
酒店及休閒設施管理(N40)
房地產業務(N48)
商業 &管理
會計(N51)
藝術企業管理(N91)
銀行與金融(N53)
商業研究(N45)
共同商業計劃(N97)
國際貿易與商業(N85)
旅遊及度假村管理(N72)
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N65)
自動化與機電一體化系統(N50)
生物醫學工程(N60)
通用工程計劃(N71)
電機工程(N43)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N44)
工程科學(N93)
機械工程(N41)
健康科學
護理(N69)
驗光(N83)
人文科學
幼兒發展與教育(N96)
中國研究(N70)
社區發展(N11)
商業與社會企業與心理學研究的合併
泰米爾語早期教育研究(N95)
信息與數位技術
普通ICT計劃(N98)
網絡安全與數字取證(N94)
數據科學(N81)[已改版]
資訊科技(N54)
沉浸式媒體(N55)
媒體與設計
中國媒體與傳播(N88)
電影,聲音和視頻(N82)
設計(N12)
產品設計與創新與可持續城市設計與工程之間的融合
大眾傳播(N67)
媒體後期製作(N13)
合併視聽技術和視覺效果
海洋研究
海洋和近海技術(N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