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常住人口500萬左右,按面積算是亞洲第三小國,卻擁有兩所世界級名校——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
根據最新發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新加坡國大與南洋理工分別位居全球第11跟13名,清華大學位居第15名。按新加坡的人口體量來說,其教育實力的確驚人。

新加坡教育之所以卓越,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不得不感慨李光耀當年對教育的投入和眼光。
延續英式教育,優先考慮對人的投資
新加坡的教育是有歷史基礎的,當年的英殖民歷史中遺留下很多的教育元素。新加坡保留了其中的精華,又結合了東方的教育特點,實行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等母語為輔的雙語教育。

新加坡對於教育的投入驚人,其經費投入甚至達到其GDP的4%、財政總支出的23%,相當於蒙古的經濟總量。而且新加坡教育總是優先考慮對人的投資,簡單說就是關注點落在學生和老師身上。
從小學開始,政府每年會對班級里考試前三名的學生進行現金獎勵,到了初中、高中,只要學習好,可以一路拿獎學金。
不僅如此,新加坡政府給所有本地高中升大學的學生政府獎學金的機會,普遍可以節省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學費,在新加坡,只要你是個人材,各方各路的資本就會來主動找你,求你不要因為家裡財務的原因放棄學習。

精英教育,殘忍而又高效的人才篩選
新加坡的教育投入雖然很高,但大多數資源都傾向於精英,這就不得不提新加坡殘酷的分流式教育。
新加坡小升初考試就將考生依照成績分為三六九等。成績優異的學生將被分入快捷班進行四年的初中教育,學習更難的教材,考Olevel(中考)。而學習一般的差生將被分入普通班,初中要學習五年,考難度更低的Nlevel。

如果你想要上本地的優秀大學,大部分人要讀新加坡的高中初級學院參加A-level高考考試。而只有快捷班成績優異的那部分人有機會進入,普通班的學生無論多麼努力,上大學的希望都很渺茫。
也就是說一個學生的命運其實從小升初考試就已經被決定了。在中國,就算小升初考差了,中考,高考任何一個階段開始拚命努力,也有翻身的機會。而在新加坡,你只要進入慢班,就已經註定了你無法成為這裡的精英。

這種方式雖然極為殘忍,但也高效地將有天賦的孩子和一般孩子隔離出來,考上本地大學的都是天賦與努力並存,經過了重重篩選的學生,水平自然都不低。
高度國際化,吸納全球人才
新加坡的大學講究與國際接軌,吸納全球人才。不管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還是南洋理工大學,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頂級名校,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的高度國際化。
學術得分新加坡國立不如東京大學和清華,可是這兩所學校太缺少國際接軌,留學生和別國教授較少,跨國活動不多。導致總體評分被國立超過。國立大學裡有形形色色的留學生,基本上算是個國際熔爐。在這裡讀書可以認識世界上不同的人,提高眼界。

新加坡從高中開始就與我們國家多所高中有合作,成績優異的同學可以拿政府獎學金進入新加坡留學。
SM計劃想必很多人都聽過,是把國內優秀的初中高中生早早地接來新加坡培養,學費近乎全免,學校提供免費住宿和一日三餐,一個月還給一千多人民幣的零花錢。
這就是新加坡吸納人才的能力。
綜上所述,新加坡擁有優秀的高等教育,關鍵在於政府的高度重視、巨量的資源投入和強大的基礎教育體系。
來源:北美留學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