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致力尋找新方案,確保所有國人在教育體制下受惠,不論起跑點都能發揮潛能。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昨天(28日)出席印度人發展協會(SINDA)優異獎頒獎典禮時指出,在一些社會中,有限的社會流動性帶來了危機。
他說:「在許多發達經濟國家中,社會不平等已經加劇,部分原因是國際化和科技使然,並因社會的偏見與規範進一步加深。把這些社會凝聚在一起的社會契約因此支離破碎,我們須確保這樣的情況不在新加坡發生。」

王瑞傑強調,政府因此優先確保國人能在最早的求學階段中,獲得高品質的教育。政府也在國人每個人生階段中,繼續在教育方面大力投資,現有措施包括降低大專學府學費和推動技能創前程。
但他也指出:「政府的付出是必要的,但單靠政府是不夠的……家庭、社區夥伴和僱主在協助國人發揮潛能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
他舉例說,印度人發展協會是重要的社區夥伴之一。協會過去一年共為2萬2000人提供援助,人數比前年多出近四成。
印度人發展協會優異獎邁入第28年,今年共有517人憑著傑出的成績和非課業表現獲獎,是歷來得獎人數最多的一次。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科學系獲得一等榮譽學位的蘇蘭達爾(Suraendher Kumarr,25歲)是得獎者之一。他自小父母離異,包括他在內的五個兄弟姐妹由打零工的母親一手帶大。一家六口十多年來住在一房式租賃組屋,兩年前才搬到四房式組屋。
蘇蘭達爾說:「我從小熱愛學習,也有幸交到來自不同背景的朋友,並且有良師的指導。但一些和我背景相似的人沒那麼幸運,他們很可能被社會孤立,進而影響人生際遇。這是低收入家庭常遇到的問題,必須集合社會各階層的力量,才能協助他們走出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