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尾獅 Merlion
魚尾獅雕像是新加坡的標誌,佇立在濱海灣。這座雕塑是1964年由范克里夫水族館館長布侖納設計的,長著獅子的頭,魚的身子和尾巴,浮游於層層海浪之間,口中噴涌著連綿不斷清水。
獅子的形象自然是出於聖尼羅烏達瑪王子的故事,魚尾的造型則是為了刻畫出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特性,同時也為了紀念一代又一代下南洋、辛辛苦苦飄洋過海求生存的祖輩先人們。

關於魚尾獅的來歷,有著動人的傳說。
「
相傳在公元十四世紀,新加坡被稱為「淡馬錫」,意為「海域」。蘇門答臘的王子看到遙遠的新加坡島影,十分神往,決意要親自乘船去探個究竟。隨從本來不情願去探險,不得已也只得跟隨王子前往。小船在大海上行駛,突然天氣發生變化,海浪翻捲起伏,船一點點下沉,情況萬分危險。

王子命令將船上所有東西都扔下去,以求減輕船的負荷,迅速逃離風暴中心。但是東西都扔光了,只剩眾人,船仍在下沉,危險越來越大。

一個隨從說:「王子,全部東西都扔光了,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扔了。但還有一件東西可以扔掉,我說出來,您可千萬不要把我仍到海里去。」王子說:「你就放心說吧,我不會傷害你的。」下人說∶「您頭上的王冠還可以扔。」王子略一思索便說∶「現在只有生命最為重要,人都死去了王冠還有什麼作用呢!」於是,毅然將王冠摘下來丟到海里去。

這時,奇蹟出現了。洶湧的海水立刻平息下來,海面風平浪靜,他們瞬間脫了險。在快要靠近海岸的時候,看到一個美麗的動物從王子眼前馳過,這神物頭黑胸白,長著獅子的頭,魚的身子和尾巴。因此,王子將「淡馬錫」改名為「新加坡拉」,在梵文中「新加」是「獅子」的意思,「坡拉」是「城」的意思,「獅城」新加坡由此得名。

目前,有兩座魚尾獅雕像佇立新加坡魚尾獅公園中,一大一小,被人們暱稱為「魚尾獅媽媽和寶寶」;最大的一座雕像——「魚尾獅爸爸」在聖淘沙;花柏山頂也有魚尾獅雕像。

除了上文提到的四座雕像,魚尾獅作為新加坡的標誌,它的形象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中都能見到。招貼畫、卡通塑像、甚至是硬幣上都能看到魚尾獅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