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如果人們可以居住在一座漂浮在大海上的城市,而且與在陸地生活時沒有任何差別,這個畫面有多炫酷!
而現在,漂浮在海上建築物的和城市生活不再是科幻小說中才可能出現的場景,專家預計,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將可能成為現實。

(圖片:華盛頓州交通部)
科普:
「海上漂浮城市」一般是指「自由號海上漂浮城市」。
自由號海上漂浮城市由美國佛羅里達州自由之船國際公司設計。它可一直漂浮在海上,分為25層,可供5萬人居住,學校、醫院、公園、機場等設施齊全。
「自由號」建造成本可能達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9億元),建成後重達270萬噸。美國弗羅里達州的FREEDOM SHIP國際公司正在進行的這個大型海上都市項目以完成世界上第一個移動海上城市為目標,計劃在船上建設學校、醫院、購物廣場、美術館、賭場等生活娛樂設施,之後還會在屋頂搭建飛機場,使居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海上漂浮城市的解決方案?
憑藉其平靜的避風水域和193公里長的海岸線,新加坡被視為這些解決方案的理想之地,這些解決方案已經在其他地方得到了應用。

世界上最長的浮橋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全長超過2.3公里。(圖片:華盛頓州交通部)
日本已經有幾個水上機場,而韓國的漢江是Sebitseom的所在地,Sebitseom是由三個水上島嶼組成的文化綜合體。

但是,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建築系的一個小組著眼於可持續發展,在廢棄的石油鑽井平台上描繪了一座超大城市。
他們說,這些工程可以被「挪用」成醫院、主題公園、學校甚至監獄。

一座漂浮監獄的建築模型。(圖片:NUS建築系/Chris Wijatno, Davis Wong, Sakinah Halim, Roy Tay, Chen Qishen, Wang Yigeng, Bek Tai Keng)
「我們正在研究開發一種可以提供更好檢測問題的模擬測試平台。」
漂浮城市生活已經「非常接近」
這一發展使新加坡向「浮動未來」又邁進了一步。
「我們非常努力地對此進行研究,我們已經把所有的拼圖模塊都準備好了。」

(圖片:NUS建築系)
實際上,一些觀察家認為該技術已經準備就緒,但存在一個更強大的障礙:社會是否接受。
最重要的是人們是否在心理上能夠接受住在這樣的環境下。對此研究小組不認為這尚能算作是一個百分之百適用於所有人的方案。
但也有教授對此持樂觀態度:「如果我們能真正地向人們展示它是什麼樣子,人們就不會感到害怕和排斥。如果你創造例如一個漂浮的景點,人們一定會很好奇,想去那裡看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