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結盟秘辛首公開
當年「21」大結盟秘辛首次公開:「十九支聯一支」,棄108取21。
新加坡本地知名晚報曾經在30年前報道,1965年種族暴動後,團結各派私會黨的21派首次浮出台面。但有關21派的名字如何敲定,卻未曾有過記載。




照片來源:晚報
對這段歷史內幕,阿義是少有的歷史見證人。
因為,他當年跟隨的「先生」,正是新馬21派的共主「老王」,他從1965年到1984年76歲去世為止,當了近20年的「總」或「掌事人」,可說是本地私會黨的「末代皇帝」。
據知,老王當年有意栽培阿義當接班人,因此詳細告訴他21派的由來。
阿義說:「老王告訴我,在種族暴動後,他聯合19個私會黨開會,決定團結起來,保護華族商家的安全,人稱『十九支聯一支』。」
「起初有人建議用108為共同的堂號,取其108條梁山好漢的意味。但老王認為,21不要當草莽英雄,而要學像港台馬菲,註冊為合法社團洪門會,因此敲定用』洪』字拆成』三八二十一』里的二十一,開創全新的21派。」阿義說,與建國歷史等長的21派的成立,與政局不穩密切相關。
「過後21派多次申請註冊洪門會為合法社團,希望進一步進軍政治,但政府未曾批准。」
他說,每年在港台馬菲等地輪流舉行的洪門大會,21派年年都有派人參加。
「不同的是,其他國家洪門會是合法組織,經常有政要出席相挺,新加坡洪門會卻是出席者中唯一的地下組織。」
從前人人爭當『總』

從前人人爭當「總」,如今「敢死隊」才肯干。
綜合前黑老大們的說法,過去當各幫派的「總」(本地黑社會對老大或總舵主的統稱),有很多油水好撈。
阿明說:「以前有很多地下賭館,約30年前的行情是:給某個字頭包場,一晚500元,5個兄弟巡場一人拿50元,包吃包喝。做』總』的先拿一份,加上鴉片館和妓院等的保護費,老大月入2萬元以上也不稀奇。」
(30年前的2萬元可想而知是多大)
隨著警方嚴厲打黑,私會黨式微,當「總」的油水越來越少,麻煩卻一籮筐。
阿義說:「只要你當總,新馬各地整天都有兄弟來拜山或拜碼頭,老大每個都要包個像樣的紅包,長此以往,真是煩不勝煩。」
當「總」的最大辛酸是:有事就得扛,開打要先上。
阿明說:「有些做總的要出名,要打就不去,很快就被人拉下來。每當小弟鬧事,CID都會要他們招供誰是總,只要對質後確定,做總的就要去坐牢了。」
他說,許多前輩都不想當「總」,而是把三四十歲、想出名的「敢死隊」中生代推出台面,有事讓他們去解決。
阿義說,目前幫派結構比當年鬆散,就算同一個幫派,各區的「總」可以互不服誰。
「各派的老一輩之間,也會推舉大家尊敬的人,當跨幫派的『總』,但年輕的頭目未必承認他們。」
幫派字頭架構仍在
私會黨「走合法化經營」路線,但幫派的字頭架構仍在。
消息說,目前多數的夜店、吊花場,都沒有向私會黨繳保護費的作法。取而代之的是,在某些夜店,同一個幫派字頭的兄弟七八人,當上夜店的巡場、經理、收銀員等職務。這樣也讓夜店符合外勞配額限制要求,先填補本地員工數目,再聘請外國歌星。
另據消息,不少合法放貸商,檯面上都由沒案底、有O水準學歷的「大伯公」當註冊人,背後的金主、追債員,往往都是同一個字頭的幫派兄弟。
綜合前黑老大所說,目前活躍本地的私會黨不多,主要是108海陸山、24、32、18小義和、18小坤堂、洪順堂、21、北海堂、死黨和369等。
2011年2月報道「黑幫圍爐遭圍捕」,一群私會黨徒到舊馬城一家燒烤火鍋店「團拜」夜宴,消息說,46名落網私會黨徒屬「北海堂」人馬,但集會地點卻是「369」地盤。
建議警方:擒賊首擒王

針對警方推出各種計劃勸青少年「對街頭黨說不」,義工阿義認為,若街頭黨與傳統私會黨有掛勾,恐怕不易脫黨。
「我建議警方』擒賊首擒王』,集中火力對付少數欺負人的核心分子,建立青少年對警隊的信心,再選一批警員當』另類老大』,鼓勵遭欺壓的青少年離開街頭黨網羅。」
從事監獄輔導快13年的陳才生則說:「其實每個人都想做好、向善,但是偏偏做不出來,很痛苦。我認為私會黨徒也需要信仰的力量,信仰能讓心安靜下來,壓抑衝動,不致一失足成千古恨。
相關照片:

芽籠私會黨老大出殯,大批道上兄弟黑衣陪親友送殯,轟動社會。

2010年10月底,白沙樂怡度假村發生謀殺案,19歲男生被砍死,嫌兇高喊私會黨堂號後逃離,引起公眾擔心私會黨死灰復燃。

張牙舞爪的文身,是私會黨黨員的「身份證」。